2017年11月18日,十竹斋《廿四节气》水印版画艺术作品正式亮相北京前门大街94号。
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马文辉,太和智库总编辑王晓波、北京百仁慈爱基金会理事长朱登凯、北京1号地国际艺术区理事长张文宝、木作艺术馆创始人、中国宫廷家具研究会研究院、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永堂、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永军等领导与嘉宾纷纷出席。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始于隋朝,完善于宋朝,元朝传入欧洲,明朝走向巅峰。在这一过程中,以由明代“十竹斋”创始人胡正言发明的木版水印“馒版拱花”套印技术最为知名,“馒版拱花”采用了饾版、拱花技法,可达到乱真的效果,将版画印刷中最复杂精美的木版水印技艺推向极致。
20世纪30年代,鲁迅与郑振铎耗时7年,编印《十竹斋笺谱》,使一度销声匿迹的十竹斋木版水印重现江湖。2001年,木版水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魏立中正式创立杭州十竹斋艺术馆,湮没数百年的木版水印技艺得以重生。2014年,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年来,杭州十竹斋把木版水印技艺带到了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英国伦敦、瑞士日内瓦、美国洛杉矶、印度新德里等十余个国家的多座城市。除此以外,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还走进了多所国内外校园,成千上万名学生亲自体验了中国传统木版水印技艺,领会了这一技艺的精髓。多年的交流、传播、教学使得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及其背后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深受国际认可与赞誉。十竹斋还连续荣获了“2015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和“2017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等多个奖项。
杭州十竹斋艺术馆所创作的木版水印技艺作品中有一佳作——《廿四节气》。该作品由魏立中历时3年时间创作而成,并联合北京画院画家孙震生绘稿。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气以版画方式呈现,前后历经原画创作、原画分版、勾描、复描、上样、雕版、按版、涂色、印色等多套技艺流程。独具匠心,用绘、刻、印三种手法对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进行了浓郁且全新的展示,细节中,刀法、结构、线条、色彩、套印颇有考究,令人耳目一新。
嘉宾合影
2017年10月20日,时任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伊莉娜。博科娃曾与常驻教科文组织各国外交人员曾共同欣赏了《廿四节气》木版水印版画,并亲自体验了其中的制作技艺。伊莲娜。博科娃表示,2016年11月,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印刷术在人类历史上对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她肯定并感谢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推广至海外,让古老的艺术重焕生命力。
如今,饱含一代代木版水印人奋斗、传承与创新硕果,曾受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认可且巡展于世界多地的十竹斋《廿四节气》水印版画走进北京前门大街94号。
木版水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魏立中在讲话中表示,十竹斋木版是因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印刷术的活化石,守护好、传承好,让古老的木版水印艺术活起来,走进现代人的心灵,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现场,魏立中与嘉宾们在现场共同体验并完成了一幅木版水印作品。
来自北京联合大学、北航附中、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的20余名学生也成为当日一大亮点,别看他们年纪尚小,但已可以对木版水印中所需的绘画、雕刻、水印技艺熟练运作,以木为纸,以刀为笔,举手投足间胸有成竹,也让人们看到了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久远的希望。
魏立中,擅长绘画、篆刻、摄影,版画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竹斋木版水印代表性传承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图书馆木版水印传习所导师、杭州知竹斋艺术馆馆长。2012年荣获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成果保护大展突出贡献奖,2014年荣获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其作品《一团和气图》荣获金奖。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