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画总让人眼前一亮,是在接续上世纪30年代断了的油画传统,并与中国文人画相结合,而且色彩那么少见地自由,放开,没有后来强加的现实主义风格。”84岁的知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在今天下午的中国美术馆陈钧德画展上说。
8月22日起,中国美术馆举行“陈钧德绘画艺术展”,全面回顾上海画家陈钧德从艺60年的成长经历,遴选了他自1960年代起一直到今天,每个年代的代表性绘画作品。其中1960年代、1970年代具有文献意义的现代派绘画作品为首次公开展出。一直相对低调的陈钧德早年师从林风眠、刘海粟、关良、颜文樑等,其油画既葆有西方的油画质感,也体现了中国文人画的审美精神。
中国美术馆陈钧德画展上的作品
中国美术馆陈钧德画展开幕仪式
《自画像》,1963年,50×40cm
“他的作品使用的是油画语言,但作品内里洋溢着中国文人情怀,其写意油画看似接近西方表现主义,其实有着清晰的个性辨识度,将他的艺术与世界优秀艺术放在一起,能让人一眼认出,噢,‘This is China!’‘中国油画!’而这种‘东方艺术’恰恰又保持了鲜明的西方油画特有的质感。”这是传记《激情不灭--艺术隐士陈钧德的成长史》对油画家陈钧德的描述。
《山村秋色》, 2012年, 100×120cm,中国美术馆馆藏
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联袂主办,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任总策展人的“陈钧德绘画艺术展”,于2017年8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80岁的陈钧德在画展开幕上简短地说:“画画其实是燃烧生命,这辈子就想做好教育与画画,没有想其他。理想还在,我和大家一起继续努力!”
出生于1937年的陈钧德是中国当代重要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在相当长的时期,他却自甘边缘与淡泊,潜心于油画之路的探索,或许可算得上是一位隐士画家。
事实上,陈钧德出道颇早,196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师从颜文樑、王挺琦、杨祖述、闵希文等教授,此后却一直执着于以“边缘人”的角色探索中西艺术融合之道。而他的幸运在于,由于身处上海,在那些特殊的年代,林风眠、刘海粟、关良这些落难而不堕其志的老艺术家,曾悄悄向年轻的陈钧德传授艺术:林风眠曾当面示范传授画作的“灵动与透气”,刘海粟则赠其《芭蕉樱桃图》,鼓励他在画布上的挥洒与探索。
刘海粟先生生前在陈钧德画展上
在中国美术馆的这次“陈钧德绘画艺术展”展示了画家从艺60年的创作生涯,遴选了他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到今天,每个年代的代表性绘画作品,题材广泛,品类丰富,包括布面油画60多幅,纸本油画棒作品20余幅以及青年时期速写及素描作品20幅。其中创作于六十年代,以表现派、野兽派手法创作的油画《自画像》《小金》等属首次展出。体现了这位艺术信徒在当年美术界以苏俄现实主义为“一种声音”的环境里,勇于钻研现代派艺术的理想、胆魄和献身精神,具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而他创作于2011年的油画《梦境》,完全采取意识流手法绘出了自己的“心象”,这幅属于陈钧德六十载创作生涯里最大尺幅(2米×3米)的作品也是首次展出,备受关注。
《梦境》,2011年,200X300cm
84岁的知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在当天的研讨会发言中说:“他的画总让人眼前一亮,在当代中国画坛,油画家陈钧德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他为人低调,不论在失意或得意的情况下,都潜心钻研艺术,投入绘画创作。语言的严谨而自由,是陈钧德油画艺术最重要的特点。他是在接续一个断了油画传统,从中可以看到上世纪三十代上海油画界的味道。”
贾方舟则认为,在上海这个油画名家云集的地方,他是一面旗,“你想到陈钧德,就一定会想到大都会上海;想到上海的油画家,就一定会想到陈钧德。中国油画家运用色彩,不乏深厚者、不乏沉稳者、也不乏凝重者,但却很少有像陈钧德这样焕发出你内心热情的色彩。他作画,是根据感情的需要,在画中将高纯度的色块组合,使其在冲突对比中获得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交响乐般的节奏。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跌宕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纯真的童趣,洋溢着生命的朝气,传达着内心的欢快情绪,从而也感染着他的观众。”
陈钧德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早年师从林风眠、刘海粟、关良、颜文樑等前辈,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东西方艺术融合做了积极探索,其油画带有表现主义特征,又凸显中国传统写意的趣味,既葆有西方的油画质感,也体现了东方的审美精神。在以色彩为优势的油画本体意义上,陈钧德的绘画具有鲜明的独立价值,评论家贾方舟则直接赞誉其为“中国油画界的色彩大师”。
《桂林山水图》,1980年, 84x87cm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开幕式上表示,纵观陈钧德先生艺术发展之路,他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锋与激活的情境中,逐渐展开并日臻成熟。他继承了刘海粟、林风眠等第一代中国现代美术开创者的艺术精神,追求“东西方和谐与精神融合的理想”,将现代主义绘画重视形式语言探索与传统文人绘画强调内在心灵感受和意境表达相结合。今天,中国美术馆为其举办展览,旨在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绘画史研究提供新的文献。
《夜曲》,2010年, 50×70cm,中国美术馆馆藏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