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生生不息的艺术之光,照人前行

2020-03-07 05:08:13 文学报 

生生不息的艺术之光,照人前行

疫情期间,上海戏曲人秉持优良传统,“抖擞精神云练功”,为演出全面恢复提前做好准备。在线直播的新颖形式,在网络上收获了众多关注

3月2日,演员高鑫的一条微博瞬间上了微博热搜榜,“疫情期间剧组停工,照样熬大夜。11个葫芦娃来做义工啦,我们来自各行各业,我们的目标,让机器24小时运转。工人下班后由我们接替,晚九点到凌晨五点半,一夜做了四万两千个口罩,机械重复的动作,胳膊已经不是我的了。介绍一下制作流程,1制作口罩面料,2压边框及挂绳,3.质检,4.5.裁剪毛边,6.7.装盒,8不让露脸的我们。”高鑫微博中所称的“葫芦娃”,是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各个岗位的职员:演员、舞台监督、服化设计、剧场管理,等等。

时间回到2月28日那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服化组组长胡晓辉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在工厂做志愿者制作口罩的照片后,中心工会主席姚承颖向她了解了情况得知,现在的口罩厂依旧面临人手紧缺的问题,就在上话工会委员的微信群里提出组织志愿者的建议,迅速得到热烈回应。

3月1日,工厂最缺人手的周日晚上,工会委员小范围召集了几位志愿者奔赴口罩厂,晚上9点正式开工,在两条全自动、四条半自动的流水线上,从制作口罩面料、压边框挂绳、质检、剪裁毛边到最后的装盒,一刻不停工作到天明,他们共生产了42000个口罩。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志愿者队伍并非孤例。2月10日,上海越剧院一团老生演员金烨在微信群里聊天时,一位来自华东医院的戏迷朋友突然提及,有一家口罩厂急需志愿者,金烨第一时间在群里回复,“我可以去。”

彼时,因为新冠肺炎的蔓延,社会上“一罩难求”。不仅前方医护人员的口罩紧缺,各地市民也为买不到口罩而焦虑。与此同时,许多小型口罩生产厂提前恢复生产,日夜赶工。但与之相对的,是人手短缺问题。

一支志愿者小队迅速集结了起来,12人为一批,招募满12人,便前往口罩厂顶一次班。听闻金烨和朋友们的志愿者行动,上海越剧院党委也在短时间内组织了三四批队伍前往口罩厂帮忙。

支持这些志愿者的,是无私的热情。口罩厂在远离上海市区的嘉定,他们约定时间驱车前往,工人晚上9点下班后,他们便接替工人上流水线,通宵工作到第二天早上。有的志愿者从口罩厂返回后,还要继续自己的本职工作。口罩厂送给他们一人10个口罩作为答谢,有志愿者婉拒,“我们不是为口罩而来的,把口罩留给更需要的人。”

“不要只提我一个人,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在和记者谈及这段经历时,金烨说。这个志愿者队伍来自上海各个地区、各个领域,他们中有医院护士,有幼儿园老师,有民营剧团的化妆师。其中最辛苦的是一开始的组织者,“从组织志愿者去口罩厂开始,他每一晚都在,从不缺席。一开始,大家还以为他是口罩厂的哪位负责人,后来聊起来才知道,他也是义务帮忙的。”金烨十分感慨。

爱心接力还在继续。如今,金烨所在的志愿者微信群已经有了77位成员,加上其他未入群但也积极响应的朋友们,“我估计已经有一百多号人了。”而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工会的号召,已经有近百位员工表示希望参与到这个公益行动中,据悉,3月8日,将有一支更大规模的“上话义工”将要开拔。

在因疫情演出取消的日子里,有艺术工作者以志愿者的身份冲锋在前,行力所能及之事,也有众多文艺院团和艺术家们通过“云练功”“云抗疫”“以艺抗疫”“艺起前行”的方式,鼓舞人心。

2月4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上写了这样一句话,“立春的到来,是欣慰,亦是新生,愿我们早日扫除一切阴霾。”也是在当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云APP等平台上推出“剧场的耳朵”栏目,开篇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演员田水朗诵的是诗人食指的名篇《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艺术工作者不虽然不能像医生那样身体力行地冲到抗击疫情的一线,但我们可以用艺术的方式来关心、呵护和安抚人心。我们可以用声音传递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让听众在音乐和诗歌中得到心灵的温暖和抚慰。我朗读的是《相信未来》,我也非常倔强地相信,未来一定会好起来,让我们一起安静等待。”田水表示。

韩秀一朗诵《海上日出》,刘鹏朗诵《黎明》,杨溢朗诵《我曾经爱过你》……从2月1日开始策划的这档节目,演员们各自在家里用手机录音,音效设计在家做后期,即使不能在剧场相聚,也能在“云上”以艺术之名共同发声。截至记者发稿,10期《剧场的耳朵》在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云平台已累计了近万播放量,微信公众号平台已有了两万多的阅读量。“好诗被声音融化了。待春暖花开时,再与你在剧场相聚。”有观众写下这样的留言。

2月29日,上海京剧院在这个“四年才有一次”的日子里,在微博、微信、Bilibili账号上推出了一个珍贵的视频——堪称群英荟萃的大合作戏《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王正屏饰黄盖,李达成饰甘宁,叶少兰饰周瑜,谭元寿饰鲁肃,尚长荣饰曹操……“这场演出上演于1994年4月30日,当时是上海逸夫舞台开台庆典演出第二场,阵容绝后,而且当时并没有对外售票,视频十分珍贵,所以我们特地选在四年才有一次的这个日子放出来。”上海京剧院资料员、作曲虞凯伊介绍向记者介绍。

这是上海京剧院于疫情期间推出的“宅家赏戏”系列中的其中一个视频。“京剧是口传心授的艺术,保存和传承不可偏废。我们近些年一直在做影像及图像的修复和保存,进行各种载体老资料的电子化,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数据库。而最近受疫情影响,演出都暂停了,大家又都宅在家里,上海京剧院除了捐款捐物去前线之外,也做一些别的努力,用艺术的力量抗击疫情,就开始做线上观剧推送的尝试。”虞凯伊介绍。经过这些天在新媒体账号上的运营,他发现,在网络上,传统戏曲艺术爱好者非常多,对于珍贵资料的兴趣很大。“我们推出的都是现在网络上找不到的珍贵资料,所以引发了热烈反响。据统计,我们的微博自推送开始发了33条,二月总的微博阅读量达到了153万。B站账号自2月19日开通以来,也迅速地收获了上万的播放量。”

除了视频,还有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照片也得以与观众见面。比如,周信芳先生一生与武汉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名作《澶渊之盟》就是1962年5月19日在武汉汉口人民剧院首演。上海京剧院这几天便在网上推出了1962年5月16日周信芳先生演出《四进士》后武汉文艺界代表上台祝贺和相关剧照的照片。

“三月,我们会保持基本每天一部录像的推送,一般是上世纪80年代的演出为主,大都是比较珍贵的,之间没有与观众见过面的。照片是另外一个推送内容。最近四年我们修复了老照片13740张,最早的是1913年代前后的一些照片,非常珍贵。”虞凯伊介绍。上海京剧院现存最早的影像资料则是周信芳先生于1937年拍的电影《斩经堂》,虽然尚未在网络上推送,但后期会在传习馆做放映和赏析。据悉,上海京剧院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录像资料有大约一百部,今后将会在上海京剧院的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网络平台的账号上持续推出。

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吕祥表示,上海京剧院还将在本月推出“线上传习馆”和“飞行课堂”两个项目,“也就是云展览和网络京剧教学”。他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京业余艺校的老师们便风雨无阻地去各个学校教学、传播,积极推进京剧的普及教育,被专家和媒体称为‘飞行学校’,意为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疫情期间,我们将改为线上教学,故称‘飞行课堂’,主要面向幼儿及学生开设京剧微课。”

“以艺抗疫”一直在继续。比如,疫情的突袭不仅给院团的演出带来影响,原定的创作工作也受到了冲击。对于杂技演员来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勤练不辍是他们的必修课。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大家都“闷”在房间不出门,可不训练就无法保障疫情结束后能立即投入创排工作,如何实施“停工不停功”保持节目和演员技能水平?上海杂技团牵头艺术管理部和剧组,根据节目种类、技能素质、训练空间等要求,制定训练指导方案,运用“互联网+”优势开展“抖擞精神云练功”活动。比如《集体蹬鼓》节目,技导老师约好《集体蹬鼓》的姑娘们定点上线,通过网络视频跟着统一的音乐节奏开展训练,将个人模式切换成了保持默契感的集体训练模式。演员们还最大限度地运用日常生活环境和居家用品,茶几、餐椅背成了练习倒立最好的把手,高低床架则是训练引体向上最佳道具,还有演员将自家孩子作为负重“神器”进行练习……

上海京剧院与腾讯合作全民K歌京剧线上演唱会,当天超过15万人在线观看直播,打赏收益全部捐至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战疫天使守护计划”,支持抗疫一线的勇士们。上海越剧院的演员为武汉的戏迷组织线上教学,越剧院党委还组织演员和员工帮助社区和街道社区进行宣传巡逻、测量体温、整理快递、登记出入人员等公益工作。“宅”家超过14天的上海芭蕾舞团演员们戴着口罩回归排练室,身姿翩翩,引发网络围观的一片赞叹之声……

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时刻,艺术之光,生生不息,照人前行。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