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新疆援鄂医护人员全员返回,驰援任务结束。
驰援任务虽然结束,但在新疆援鄂医护人员援鄂期间,新疆科协组织20名科普作家,通过结对子,“云联系”、“微采访”挖掘的援鄂医护人员驰援“抗疫”故事,却一直在传送着。这些“抗疫”故事,成为激励医护人员、科普作家、各族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网友的精神动力。
2020年新年伊始,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数万名医务工作者成为逆行的人群驰援湖北,与死神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
新疆共派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各地医疗力量组成的3批医疗队509名队员驰援湖北。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科主任杨建中和他的13勇士团队给病人插管。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师勉志辉和他的孩子依依不舍。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为展现驰援湖北防疫一线新疆医务工作者的风采,宣传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的感人事迹,新疆科协开展新疆科普作家与援鄂医护人员结对子采写活动,组织新疆科普作家协会20名科普作家与防疫一线医护人员一对一在线交流和微信采访,带去新疆科协和科普作家对驰援防疫一线医护工作者的问候,挖掘、采写、整理他们的“抗疫”故事和工作动态,并邀请部分新疆优秀诵读专家对作品进行了配乐播讲,制作了26期故事节目。
新疆科协官方网站和科普新疆微信公众平台设立驰援故事专栏并每日播发,新疆文学专业期刊《西部》杂志据此编发了新疆科普作协“抗疫”专辑,喜马拉雅“慢慢说新疆”平台连续多日播发《特别的春天》“有故事的新疆人”援鄂专稿。
这些用心倾听、用情书写、用爱录制的感人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疆医务科技工作者为国出征、救死扶伤,为民奉献、医者仁心,为爱牺牲、舍我其谁的高尚情操。同时,为大众展现了他们作为凡人的忧虑、疲惫、脆弱、勇敢,作为父亲、儿子、母亲、女儿的铁骨柔情以及他们的家人在大义面前表现出的大爱无疆。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写作的科普作家有汉、维吾尔、回、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来自新疆各条战线、不同岗位,他们克服了居家防疫的各种困难和因前线工作忙碌的采访不便,寻找时机、抓紧时间、注重质量、不计得失。有的工作设备不够,就用手机录长稿;有的年高体弱旧病复发,仍带病坚持撰稿;有的以74岁高龄新学手机录音,也要积极参与节目录制。
在采写活动过程中,新疆科协与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及时联络交流着,作家和医护人员互相了解着,分享着,感动着,激励着,前线的真实故事揪着后方的心,后发编录的节目牵着前方和他们在后方的亲人的情。
你为我们战斗,我们为你鼓劲。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感人豪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