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全在武汉水神客舍前留影。
李朝全,现任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理论专著《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非虚构文学论》《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报告文学《中国好人》《最好的时代》《梦工场追梦人》《国家书房》《梦想照亮生活》《少年英雄》《震后灾区纪行》《你也可以这么好》等,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
在武汉,有一支特殊的作家小分队,他们受中国作协委派于2月26日抵达武汉展开工作。这支小分队的领队是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
到现场,到一线,从2003年非典到2008年汶川地震,从深入脱贫攻坚到书写新时代,有着文学轻骑兵之称的报告文学作家从未缺席。
“上车饺子下车面”,李朝全在日记中写道,“(2月26日)中午岳父母特地包了饺子。这大概是北方人的习俗,饺子里包了满满的祝福。”这一天,北京晴暖,武汉多云。
“此次疫情对于武汉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尤其是失去亲人的家庭更是如此。文学有抚慰人心、抚平人们心灵创伤的作用,现在抗击疫情的战斗还在继续,我们的作家能够走上战场去采访、去记录,讲述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对于那些蒙受灾难的人们来说,将具有心灵抚慰和人文关怀的意义。”每一次写作,李朝全都有全新的认识和思想的维度。
但每一次出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家人都不无隐忧,担心他瘦弱的身体吃不消。
2014年,李朝全采写了全国道德模范、盲人穆孟杰和他创办的特教学校,完成了《梦想照亮生活》一书——此书后来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人口文化奖,他的体重从104斤减到了99斤;2016年,他采访了农家书屋工程,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国家书房》,体重又从99斤减到了94斤。
这一次出征武汉,虽然有湖北作协的同志配合工作,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少接触”和“不流动”的特殊规定,无论是从采访难度和生活安排,对每一位前来采访的作家和记者,都是从未遇到的难题。
这一次的创作任务,考验李朝全的已经不是“体重再减5斤”,身体能不能承受的问题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生理和心理,对生命的极限挑战。
高铁到了邯郸东站,接上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春雷,晚上20:56抵达武汉,他们与先一步到达的纪红建和曾散两位作家会合。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场硬仗在等待着他们。
左起:文坤斗(湖北作协党组书记)、曾散、李朝全、李春雷、纪红建、李修文(湖北作协主席)
面对重大的事件和选题,写什么和怎么写,可以说一直是报告文学作家思考的重点。
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李朝全的梦想是做一名数学家,起因是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深深地吸引了他。当时,李朝全在福建仙游县偏远农村读小学,全国大地正逢“科学的春天”,一本《哥德巴赫猜想》在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数学的种子。“我的感受是,陈景润这个数学家真了不起,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推论出了“1+2”的陈氏定理。”
当年的福建乡村相当贫穷落后。昏暗的灯光陪伴李朝全度过了一个个充实的夜晚,同时也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近视。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他戴的眼镜度数就达到了450度。“是《哥德巴赫猜想》让我患上高度近视。”回顾这段成长经历,李朝全总是这样自我解嘲。
1988年在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他被调剂到了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李朝全回忆说,“不甘心的我专门给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丁石孙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讲述了我的经历,表达了我希望转到数学系攻读数学专业,立志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决心。非常遗憾,我一直没有收到回信。”
在数学家的梦想破灭后,李朝全转向文学研究和创作。1995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后,长期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编辑和组织联络等工作,并从2015年起担任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这使李朝全对徐迟先生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哥德巴赫猜想》这部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做过新闻记者的徐迟是一位著名诗人,1977年,他接到邀请写作陈景润的任务时,已63岁,正生活在武汉。当时,徐迟是“北上”采访陈景润,而他对数学并不熟悉;这一次,李朝全带队的作家小分队则是“南下”,新冠肺炎病毒也是从零开始了解。
作家小分队住在一家便捷式酒店。“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能有一家干净安全的酒店入住,有热饭吃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李朝全说。
此刻,在这个城市,病毒正在街道、花园和湖泊肆虐,伤害老人、妇女和孩子;而此时,无数支英雄儿女的队伍已集结在武汉,同死神赛跑。
“如果你找到了打动你的地方,你就一定能写好。”在初步分工的基础上,李朝全和几位作家深入定点医院、街道社区,采访医务人员、公安干警、人民解放军、社区干部、志愿者等;他们在空无人迹的街巷、空旷的楼宇间穿行,挖掘滴落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上的泪与汗背后的故事;他们以沉重的脚步和深入的思考,记录下这个英雄城市普通百姓的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经过不到一周时间的实地探访,作家小分队根据采访和了解到的情况和素材,完成了一批重点创作选题,随后迅速调整制定出新的创作方案,李朝全说,“我们计划聚焦90后和00后,采写‘战疫中的青春之歌’系列。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一代人在战疫中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应该好好描画他们,他们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3月16日,李朝全的报告文学《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大连小伙儿,不满28周岁,因为名字里有个强字,我们就称他‘小强’吧。小强原计划从上海乘高铁去长沙谈生意。2月13日路过武汉时,阴差阳错地下了车,从此开始了悲欣交集的一段难忘经历。”李朝全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向他学习:身处逆境困境而从不气馁,直面艰难而不退缩。“一定要抓住‘独特’二字,我要写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来,这才有报告文学的生命力。”
李春雷、纪红建和曾散的报告文学作品也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文艺报》等报刊发表。
李春雷在《感谢纸尿裤》一文中写道:“29岁的健壮小伙子,第一次穿上纸尿裤,怯怯羞羞,脸色通红,好似番茄。但这是他每天必需的穿着、规定的标配,因为他是武汉抗疫最前线危重病房的一名护士!”
“时代风雨中,战火硝烟里,穿着纸尿裤的张明轩,长大了!”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是李朝全坚守的报告文学写作底线。从他们的笔下,你会感到作家们把功夫下在采访上,事先做足了采访的功课。李朝全认为,“描写现实题材的报告文学,是离不开亲临一线、面对面的现场采访的,要‘耳闻目睹’,不要‘道听途说’或‘人云亦云’。”
这个冬春,从武汉,到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等地,中国作家在行动。“报告文学属于非虚构创作,其自足性的前提就是真实无欺、客观准确。因为真实,所以更有力量,更有可信度,也更能打动读者。”李朝全说。
从2月26日出发,到3月底回到北京——1个多月的时间,在李朝全的创作经历中并不算长,但其间的日日夜夜,风中的人来人往,江城的山山水水,湖边的一草一木,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路历程和文学记忆中。他说,自己最大的祈愿就是:江城去病,荆楚弃疾;灭毒则徐,中华天祥!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对象供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