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笑天曾说过:“70年代白城给我的烙印挥之不去。那时的白城黄沙弥漫,碱土遍地,远不能与今日的美好同日而语。具有神奇意味的是,瘠薄的沙荒碱地却生长小说、盛产作家。”
的确,白城有写《瀚海》的先锋派作家洪峰;有写《田野又是青纱帐》的剧作家李杰;有写《渔》《船》《网》“江河三部曲”的作家丁仁堂;有写《粮道》的荣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任林举……而丁利,是出生在吉林西部霍林河岸边写人与自然情感的作家。
丁利根扎吉林西部,他从霍林河畔通榆县一个叫大段的村子一步一步走出去,从农民、教师、记者到作家,一走就是大半生,始终放在心底的是对那片土地的深情。
阅读青年作家丁利的纪实散文集《远去的村庄》让人眼前一亮,作品把读者带回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村。在鲍鱼翅、肯德基代替土豆泥、小野葱的今天,读来就像吃到了一盘带泥土味的绿色山野菜。
1980年,18岁的丁利考上了民办教师,一边教学一边从事文学创作。1992年他凭借突出的创作天赋和成绩被破格调入通榆县广播电视台做了一名记者。15年的记者生涯,丁利最难忘的是1998年吉林西部洪水肆虐,他被派到灾民转移点,以独特的视角采写的新闻稿件,荣获吉林省抗洪救灾好作品特等奖、全国三等奖。2012年他创作出版了报告文学集《报道总理的小城记者》,记录了这片土地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人和事,融入了他的真情和挚爱。
从故乡走出来,丁利始终没有走出这份乡愁。从1995年开始,他把记者梦又扩展为作家梦。母亲的白发,站在门前的守望,父亲月光下走在乡路上的朦胧身影,篱笆墙上的打碗花,翻起泥土香的弯钩犁,潺潺流淌的大段河等等,就像一幕幕电影激活了他的乡愁与眷恋。他开始了在文学之路上的艰难旅程,把生活的枝叶连同情感的星光,一片片一朵朵地捡拾回来,一发不可收地写出了74篇关于故乡的散文,于2007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远去的村庄》。丁利把对这片土地的爱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一转身就可以扑进它温暖而博大的怀抱。”著名作家张笑天这样评价:“远去的村庄,永远是人们精神王国里最宝贵的资本,当珍惜!”丁利的所有作品,都没有离开对吉林西部这片土地的深情守望。
2007年6月,丁利被调到白城市文联《绿野》编辑部工作。2008年8月当选为第三届白城市作家协会主席,成为白城市作家的领军人物。2014年,为落实吉林省委打造“北方文学高地建设”计划,丁利策划主编出版了“建设北方文学高地·绿野之星”大型丛书,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签名寄语。丛书10卷本、200余万字,成为吉林省重点文学出版项目。2015年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在吉林西部实施河湖连通战略,丁利策划主编出版了“中国梦·生态梦”洮儿河大型文丛10卷本230余万字,创造了白城文学史新的记录,对吉林西部进行了整体宣传,而他自己也再一次对吉林西部生态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创作了《鸟知道》一书。著名作家贾平凹、《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彭程,联袂推荐。彭程评价:“这是一部至情至性之作,大自然的气息到处弥漫飘荡。在这样的背景之上,对山川原野的迷醉,对故土的依恋,对亲人的牵挂,无不饱满酣畅,真挚动人。”
2010年,由于创作成绩突出,丁利被吉林省作协推荐参加了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十四届高研班学习。他特别珍惜这次学习机会,4个月完成了20万字的《鲁院日记》。身在鲁院,他心系霍林河畔的一草一木、乡亲父老。学习期间,学院组织观看了话剧《1977》,他感触很深,流着眼泪走出剧场。他由剧中1977年那一代回乡知青的命运,联想到了吉林西部那一同时间段的苦难,想到了父亲手拿手电走在村中土路上不断的咳嗽声。从宿舍窗帘拉下来的那一刻,他看到的不是北京的万家灯火,而是老家年迈的父母。他的导师艾克拜尔·米吉提评价说:“我想,那是心与心感动的杰作。一个作家,首先要做一个人,他才能具有人间情怀,去关爱人,写出人们的所爱、所思、所念、所憎、所敬,作品才能温暖人心,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力量。”
丁利走到哪里都不忘吉林西部,作品里对吉林西部的情感挥之不去。
2015年,他随吉林省作家代表团赴祖国大西北新疆阿勒泰地区慰问援疆干部,创作的长篇散文《天生北疆》在人文情怀上处处与吉林西部对比,以独特的创作视角,细腻的情感感动了读者,获得了吉林文学奖。在鲁院期间,他到湖南社会实践,创作了游记《湘西纪事》,把湖南的青山绿水与吉林西部的河湖对应,被收入《吉林文学40年作品年鉴》。
丁利的文学创作由亲情到乡情,由生态到民生,一步步走向深远。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查干湖不久,丁利也来到查干湖,采访了受到总书记亲切接见的鱼把头张文,听张文讲总书记对渔民问寒问暖的细节,创作发表了纪实文学《鱼把头张文的幸福生活》。
2019年丁利申报了中国作协《三代鱼把头,百年查干湖》重点深入生活项目,得到中国作协和省作协的高度重视。同年6月,丁利深入到查干湖采访渔民,他的脚步一踏入查干湖,就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一草一木和他童年的大段河一模一样,这里的农牧民就是他的父老乡亲,为此他甘愿忍受孤独和寂寞,在病痛折磨的情况下,走村入户采访渔民和农民上百人,趴在床上用手机完成了20多万字的创作。就在他废寝忘食创作的时候,脑疾病重让他经历了人世间的生死考验,即使在养病期间,他仍然未放下手中的笔,长篇报告文学《吉林西部民生长卷》正在创作中,以此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丁利说,我一生也走不出吉林西部,那里有我一辈又一辈的家乡父老,那里的湖河血脉一样,连着我的心。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