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营业后,南昌市某民营书店读者寥寥无几。本报记者 钟秋兰摄
在江西新华文化广场举办的新华文化大讲堂活动。 本报记者 钟秋兰摄
3月31日下午,春雨润湿了省城南昌的大街小巷,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世茂广场西西弗书店,三三两两的顾客正在店内专心选购自己心仪的书籍。店员说,相比整个商业广场其他店的进店流量,西西弗书店算是比较好的,但就算如此,销售量和进店人流量已呈“断崖式下跌”。
这是实体书店的共同现状。一场疫情,让许多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对于需要顾客流量来保障经营的实体书店来讲,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店租、人工成本,加上货物积压造成的资金链断裂,让实体书店特别是私营独立实体书店,陷入困境。近年来,由于线上书城的价格冲击,实体书店本就走得磕磕绊绊,疫情会是压垮实体书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吗?是奋起自救,还是黯然离场?让我们走近实体书店,看他们如何面对疫情大考交上新答卷、闯过这一关。
销售近零 实体书店遭遇“寒流”
病毒无情,各行各业只能按下“暂停键”,作为以顾客流量为生命线的实体书店来讲,为了阻击病毒传播,也只能无奈选择关门歇业。
1月25日,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所属全省近百家门店即日起暂停营业,2月20日后才陆续有门店开业。“关店期间,销售额直接下降了80%以上,目前恢复营业的门店,人流量同期相比减少了50%以上,特别是老人、孩子群体几乎没有。”江西新华发行集团连锁经营分公司分管业务的负责人刘杰介绍。
同期,网红打卡地几何书店响应所在城市的倡议,全国7家门店相继关门闭店,其中就包括了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绿地缤纷城的门店。“最应该火热的春节档,彻底跌到冰点。”几何书店总经理助理税仲秋对记者说,“在闭店期间,我们书店的营业额几近为零,但我们还要承受房租和人员工资的成本,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
除了几何书店、西西弗书店等全国连锁的品牌独立书店感觉到了疫情带来的寒流,江西本土的独立书店更是到了“生存”还是“死亡”的边缘。“所有的规划和畅想都戛然而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停摆的时间里默默煎熬和等待。”关停门店初期,南昌青苑书店的发声可谓是无奈。
而在1月下旬至2月闭馆期间,南昌市艾溪湖美书馆只能选择“云学习”,在线上开辟疫情科普、心理学、居家健康、儿童心理、手工课程等类别,以期增加读者黏性。
面临困境 怎样见“机”自救
书店是城市独特的一抹风景,它像精神的灯塔照亮着人们前行。大潮之中,各行各业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当实体书店承受着经济压力和经营的困境时,是被大浪卷走还是勇敢自救见“机”上岸?
1月30日,行业组织“书萌”发布了一份全国独立书店的调查报告,发现有85.84%的书店在疫情中被迫关店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77.6%的书店坚持不到3个月,73.9%的书店认为即使恢复营业,收入也到不了之前的一半。这是一组非常残酷的数据,它告诉实体书店经营者们,要想让书店生存下去,必须进行自我拯救,无论是在切切实实的资金流转上,还是在人心士气上,都要进行自救。
南昌青苑书店抓住了江西独立书店自救求生的机会。
1月31日,青苑书店在公众号上推出了“我是青苑书店,请不要让我冻毙于风雪”特别策划,号召读者和会员“充值办卡”,以此盘活现金流,让书店挺过严冬。活动推出之后,应者如云,有的读者自己办了卡,还动员身边的家人、朋友也来办卡,有的老会员看到消息后,一口气充值了几千元,算是暂时解了青苑书店的燃眉之急;2月11日,青苑书店推出了特别致敬活动——以书店的名义,向所有医护工作者赠送一张阅读金卡,并且永久有效;2月19日,青苑书店做了个“要有光,要有希望,要有书店”的活动,让疫情中的从业者和读者提振信心;2月20日,青苑书店迎来了开业,同一天,参加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的“燃灯计划”行动。当晚8时,全国150多家书店同步进行了一场线上讲座,嘉宾是著名作家李浩。青苑书店组织的群里,一共进来了200多名读者。这次活动是青苑书店第一次尝试线上模式,它拓展了书店组织活动的视野,提供了非常难得的经验范本。接下来,青苑书店还会自主开展一系列线上书友会的活动,并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为图书营销开辟全新的路径。
为此,青苑书店做了《疫情之下,青苑书店是如何自救求生的》在微信公众号推送,总结了他们为什么要自救求生:“疫情影响了我们这个行业,同时也在重新塑造这个行业,在自救求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为未来做好计划,以变应变,未雨绸缪,只有这样,书店才会有明天,才会焕发真正的生机。”
从1993年就开始在南昌市经营书店的席殊书屋经营的多为社科类书籍,江西历史文化、地方志、江西中医药这类书籍占了绝大部分,很多书籍是稀缺版本,这成了书屋的一个经营优势。疫情致使一部分年纪大的读者改变消费习惯,学习网络购书,这也倒逼着书屋开始认真经营在京东的线上店铺,书屋开始思考是否转型——利用书屋经营稀缺版本书籍的优势,转成借阅图书室。
而实体书店的行业老大新华发行集团更是认识到了改变经营手段的迫切性。刘杰告诉记者,他们已经采用上门、快递等多种方式送教辅材,也要求各县区的新华书店注重社群营销,建立稳定的读者群,尽可能将出版社和书店的影响力转变为具有黏性的粉丝社群,更广泛地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探索流量变现方式。“要生存,就要改变自己。”刘杰说,“学习强国”新华书店网上书城活跃的用户是一个助力;同时,新华发行集团加大了“两微一抖”线上的营销力度,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利用“新阅在线”“新华微书城”等网上售书渠道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
何去何从
书店行业仍需新思维
4月8日,在南昌市铜锣湾广场西西弗书店,市民杨小姐正在咖啡区边喝咖啡边看书,“虽然现在人流量比平时少很多,但是书店的氛围仍然是我喜欢的。”杨小姐认为实体书店多了现场的体验感,是线上书城不能替代的,她希望实体书店挺过疫情,坚守下去就是给更多爱书的人提供一个去处。
“书萌”调查问卷显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过程中,实体书店的心态历经复杂变化:正常营业因为疫情被踩了“急刹车”,大部分实体书店临时停业闭店,产生一系列后续问题。恢复营业后,消费者的信心需要提振,但是实体书店的信心更需要提振,如果应对无策,很有可能在2020年的下半年以及后续的时间里迎来新的实体书店“闭店潮”。这不是实体书店自身所希望看到的,也不会是政府主管机构希望看到的,不能让近年来全民阅读推广的成果被一次疫情冲击殆尽,各方需要共同努力。
闭店和开业,对于书店经营者来说,可谓是五味杂陈,悲喜交加。
几何书店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总经理陈晓明介绍,实体书店要渡过难关,确实有困难,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国书店关店的比例达到了90%,而绝大部分又以书籍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众所周知,书籍的利润是微薄的,重复购买率也是极低的,而网络的冲击又很直接,几乎可以说,这次的疫情将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将刚刚复苏不久的实体书店业拉到低谷。
陈晓明认为,开业复工,从业者不必过度悲观也不能盲目乐观。现下,政府要解决的是恢复经济,最重要的是恢复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组合拳”来提振消费者和经营者的信心,比如是否可以在社保缴纳的暂缓、消费券的发放、税收优惠等方面出招,对特定行业(比如实体书店)的资金周转给予支持等。
刘杰、陈晓明均表示,近年来,线上书城的打折力度让实体书店几无招架之力,而书籍是很特殊的商品,有些国家在这方面是设立价格保护机制,不允许线上随意打折冲击市场,实体书店因此可以获取公平的定价权,我国实体书店如果要获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这方面需要借鉴。同时,他们呼吁政府,是否像旅游业一样,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发放消费券刺激行业消费,毕竟,一个民族和国家不能缺少文化,一个城市不能没有书店,书店所承载的情感和文化意义不同于一般商店。
陈晓明认为,挑战和损失是暂时的、短期的,随着政府出台一些积极的措施,书店业界创新思维,实体书店会迎来新的机会。疫情过去,生活重归于正常,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会变,反而会更加强烈,会释放更多的新创意,书店一定要善于做链接者,内容的提供者、情感的嫁接者,让书店成为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追求的第一选择,也是城市文化空间的绝佳载体。
记者手记
冬天过去春天不会远
4月1日,位于南昌市红角洲新华文化广场前的风筝广场,青草幽幽,市民在这里扎帐篷、放风筝,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与生气。
离此不远的新华文化广场,已经恢复营业。在此之前,新华文化广场每周一次的“新华文化大讲堂”活动,是一簇光,让市民们总往这里聚集;现在,虽然人流量比往日少了些,但是读者看书的专注度并没有减少。
而在绿地缤纷城几何书店盘点闭店期,记者已经遇到几拨想进店消费的市民了。
读者不让书店死,书店就不会死。
显然,一个民族和国家不能缺少文化,一个城市不能没有书店,书店所承载的情感和文化意义不同于一般商店,它给予人们的体验也不是网上购物所能提供的。
根据“书盟”问卷调查发现,有98.02%的实体书店主营业务仍是图书,文具文创其次,22.38%的书店表示餐饮(水吧)是其收入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同时,场地租赁和活动收入也是一部分书店的主营收入之一。
这说明,多条腿走路是实体书店增加营收不可缺少的方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给实体书店的一张“高考试卷”,虽然很难,但必须解答,而且要答得漂亮。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