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春季“云馆配”与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新思考

2020-04-22 11:28:17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邹进:线上图采会最大意义,是采访的回归

线上图采会是馆配行业的创举,不仅是疫情之下馆配行业的自救,也是书业在互联网时代势必要迎接的变革与突围。作为国内最早提出举办线上馆配会的馆配商,人天书店集团董事长邹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同时作为第七届读友读品节的联合主办单位,邹进亦分享了他的读书观。

4月3日,2020全国馆配商联盟春季图采会闭幕。此次图采会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全国馆配商联盟主办,读者出版集团及全国馆配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承办,北京畅想之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据统计,上线5天,图采会总采购码洋达1.69亿(报订原始数据为2.91亿,后剔除定价在1000元以上和已有馆藏的图书,复本数量都改为1册)。其中,参展出版单位492家,参与的馆配商102家,参展图书馆2435家,采购册数410万册,读者荐购码洋8857万。每项数据都高于往届线下馆配会。

在参展的492家出版单位中,科学出版社以3399万码洋荣登出版社销售榜首。在205825个参展图书品种中,《庆余年》《我的原野盛宴》《流浪地球》占据单品销售榜单TOP3,这三种书都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从出版社分类排行情况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占据大学类出版社榜首;中华书局占据古籍类出版社榜首;科学出版社占据科技类出版社榜首;江苏人民出版社占据地方人民出版社榜首;商务印书馆占据社科类出版社榜首。

线上图采会给馆配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思考。比如,线上会对馆配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技术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对图书出版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出版社品牌建设要求越来越高;读者荐购的模式越来越受重视,读者也更愿意参与到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来;云采购方式对各方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对采购的图书质量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可能会推动图书馆整体采购折扣的提升等。

复盘今春的线上馆配会,人天书店集团董事长邹进认为,其最大的意义,是采访的回归。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图书馆对好书有着永恒的需求,线上馆配会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或者说工具,打破了空间界限,让选书过程更智能,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采选习惯和偏好,提示他们需要的书,下载数据的方式也愈加方便。对于未来馆配会的发展趋势,他认为线上会和线下会会同时进行。人天并不是第一次办线上馆配会,2003年“非典”期间就办过。目前仍在疫情期间,业务同比在逐渐恢复,订单量在逐渐上升,但邹进说,他们已经做好过艰苦日子的准备。

一年一度的世界阅读日即将到来,对于读书这件事,邹进说,阅读推广提倡的读书,不应该是碎片化的阅读,而应该是有效阅读,是好好读一本书,一年读透一本书。正如孔子说不读《诗》何以言,读好一本书,把书上的观点融汇贯通,然后和他人交流。人和人需要交流,国和国也需要,国家倡导读书,营造读书的氛围,最终是为了塑造良好的国民素养。

就私人阅读而言,诗人邹进日常喜欢读诗和严肃文学;就工作而言,他会读有用的书来指导工作。比如,赫尔曼·西蒙的《隐形冠军》提到每个细分市场都有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公司,要在专注的领域做到最好;人天发展如何在纸书资源建设之外,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业务,这亦需要通过阅读寻找好的管理理论,邹进发现了要未雨绸缪的“S型曲线”;他还听金灿荣讲国际政治、陈平讲经济,以了解社会发展和世界局势。邹进鼓励员工读书,人天也营造书香氛围让员工愿意读书,比如每年举办诗歌朗诵会,发起人天书屋图书漂流等活动。

在今年的世界阅读日,人天旗下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首创《佳社有约》栏目,首播出版社好书。世界阅读日全称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畅想之星以学术电子书为特色,覆盖全学科精品资源,借这个特别的日子,也向业内显示其守护馆配电子书知识产权,全力保障出版社和作者的权益,为读者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的决心。

“云馆配”创新: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

第十六届春季全国地方版图书博览会线上“云选书”活动已落幕,活动主办方、全国最大的民营馆配商之一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也是今年中国读友读品节的联合主办方,该公司如何看馆配“云”采书活动,又是如何建设书香企业,助力全民阅读推广的呢?湖北三新董事长宋旅黄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第十六届春季全国地方版图书博览会已于4月10日圆满落幕。此次线上馆配会由中国书刊业发行业协会指导、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近500家出版单位、2000余家图书馆积极参与,涵盖20多万种新书资源及丰富多元的线上产品、以及消毒设备等衍生产品。据湖北三新文化集团董事长宋旅黄介绍,此次会议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产品的多元化,远超历届线下馆配会参会数据,超出预期。会议还发布最受欢迎的供货商和最受欢迎的图书TOP20,化学工业出版社、《任正非全传》(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版)分列两大榜单榜首。(详细榜单数据和下文报告内容欢迎扫右侧二维码阅读)

此次会议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众多学术大咖、业界精英汇聚,进行智慧激荡。在图书馆论坛直播专场,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馆(所)长周德明、中山大学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主任程焕文、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博士生导师柯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肖希明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直播讲座,就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公共安全问题的应对等方面进行精彩分享。

三新讲座彰显“地方版”特色,湖北三新文化集团总经理唐开慧带来《地方版图书入藏数据分析》的报告,她对1300家图书馆2015~2019年地方版图书入藏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5年来,采样图书馆总入藏码洋呈平稳增长趋势,增长了20.53%。公共馆平均入藏品种数逐年上升,5年间提升了近55%。在全国地方社入藏的图书中,文学类独占鳌头。

对于今年的线上“云”选书,宋旅黄认为这是线下图采会的进一步突破。线上馆配会除了囊括线下现采的全功能,还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开发一系列更高效、智能的新功能,能快速实现客户检索、查重、在线发订、数据分析等需求,相比线下馆配会更高效智能。线上馆配会的举办,将带来馆配会的“革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也将成为一种常态。

在即将来临的世界阅读日,据悉,湖北三新将围绕“以书抗‘疫’,全民阅读”主题活动,举办“湖北三新文化第一届‘百社千馆万人读’——暨2020线上全民阅读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

湖北三新身处武汉,疫情期间,所有人都居家隔离,宋旅黄在公司内部号召读书、并带头读书。作为一家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馆配企业,该公司一直建有读书会,实行“推荐书目、分散学习、集中分享、评比激励”的运转模式,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作为一名学习型企业家,读书学习是宋旅黄平生最大的爱好,他将读书学习视作人生最好的导师,尤其爱读哲学类著作。最近他在读稻盛和夫的诸多作品,也把这些书推荐给读者。

如果用关键词来描述读书,宋旅黄用“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来形容,他坚信,磨难是上苍的考验,一切磨难终将过去,迎来的一定是阳光明媚、灿烂辉煌的明天。而在武汉封城居家隔离这段时间,他读书的最大收获是,对三个敬畏——“敬畏时代、敬畏规则、敬畏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特殊时期”就是对我们提升心性、提升品格最好的磨砺。

读书虽是一种个体行为,但宋旅黄认为,只有把个体行为转化成群体阅读,才能带动整个社会读书氛围的形成,因此,要形成全民阅读的风尚,除了“地方党委政府牵头,相关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媒体宣传推介”外,还要借助第三方组织或出版发行企业搭建的各类读书平台、开展各类读书交流活动,最终让全民参与其中。

中国馆配市场酝酿巨变 线上馆配会助力阅读推广

2020年春的中国馆配市场,格外引人注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的线下馆配会,纷纷迅速转变为线上馆配会,助力图书馆资源建设。同时这些线上馆配会也纷纷交出漂亮答卷。据公开数据显示,多项指标远高于线下馆配会。全新的“云馆配”模式,看似改变的是采选方式,实质正在重构产业价值链链条,成为当下迫在眉睫的数字化、网络化趋势的催化剂。馆社商如何主动应对?“云采购”模式对可见的未来产生哪些影响,对阅读推广又将起到哪些作用?这一系列问题,值得业界和馆界深思。

图书馆云馆配采访工作研讨会成功举办

首次由图书馆举办的以云馆配为主题的线上直播会议应运而生。4月2日,由河南省图书馆主办,上海市图书馆学会、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协办的图书馆云馆配采访工作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10位馆界专家以务实、充满前瞻性的产业研判,对未来图书馆的采访模式与发展给出建议。

河南省图书馆研发的云晟图书馆智能采访管理系统“图书馆网上采访平台”对此次会议进行了直播,这也是国内首家由图书馆主导研发的采访平台。该平台目前收集近10年来各出版社图书品种245万种,已有200多家各级图书馆开通使用,广受好评,并寻求和出版社的深入合作。疫情防控期间,此采访平台免费向各级各类图书馆开通使用,以推动图书采购工作的开展。

研讨会以“线上研讨+专题访谈”的形式举办,河南省图书馆馆长、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孔德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认为此次会议聚焦热点问题,交流云馆配的成果和经验,探索采访工作新模式,助力图书馆资源建设。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图书馆杂志》社常务副主编金晓明主持了当天上午的专题研讨会,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郑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白广思分别以《馆配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及其应对》《学术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创新》《图书馆线上采访平台发展趋势》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就云馆配模式及发展趋势、相关实践及平台建设展开探讨。当天下午的专题访谈由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图书馆馆长吴志荣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袁青、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小强、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蔡迎春、河南省图书馆文创中心主任田利围绕线上云馆配平台在图书馆资源采购实践中的优势、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进行深入而富有实践性的探讨。

产业变革“四大共识” 助力图书馆资源建设

共识1

线上采选+线下交流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馆采将主流化、常态化

“云馆配”的出现生逢其时,线上采选从个别化转变为常态化,而不仅仅限于疫情期间。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网上采选具有成本低、品种全、产品新、信息丰富、人数不限、读者参与度高、时间灵活等诸多特点。叠加网上采访的常规化、日常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馆采将成为主流模式,图书馆人应勇于并善于尝试新方法、新流程。

在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看来,“云采购”在疫情期间为图书馆提供足不出户、集中购书的便利,其实之前采访馆员的在馆作业也可以说是“云馆配”。做好图书采购工作,要提高馆员能力,既要领会图书馆的采访原则和重点,把脉出版动向,又要了解读者需求,勤沟通,多交流,善合作,是提高馆配工作水平的法则。

共识2

系统集中采购+读者线上荐购

构成未来馆藏图书采购的主要方式

智能化的线上采访平台是智慧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需要布设以大数据支撑的线上采访平台,并与出版社书目系统实时对接。系统集中采购和读者线上荐购将是未来馆藏图书采购的主要方式。

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分享了重大馆在资源建设方面包括智能采选的做法,提出新时期学术图书馆馆藏策略要高度重视独有馆藏建设,以学术类、文献型资源建设为核心。

郑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白广思提出,图书馆资源建设由专业馆员采访和读者荐购模式共同组成,读者将更多地参与到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来。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蔡迎春认为,云采购相对于传统采购最大的优势是满足读者参与图书采选,但平台也要考虑如何长期吸引读者一直保持采选的积极性。

共识3

打破壁垒

构建集纸电同步采购一体化的平台

图书馆人呼唤打破壁垒,建立一个集纸电同步采购一体化的平台。理想化的云馆配平台不仅信息尽可能全面,检索功能强大(支持中图法和学科代码结合),还应有统一的界面、统一的采选方式、统一的后台数据存储和处理模式,并自动对接图书馆管理系统,以便馆员和读者操作。以解决目前多平台、多界面使用不便,多平台数据无法交互,查重数据时滞和操作程序繁琐等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袁青认为,当前的云采购平台作为全新的选书模式、全新的采购体验,有益于工作信息的获取及采选方式的完善,但她也希望多方重视期货书目的上传,以及在云采购中满足图书馆个性化需求等。

对于这一理想化的平台设想,河南省图书馆文创中心的田利提出,目前大一统平台暂时还不能马上实现,这需要平台具备所有用户均认可的公正性、各项资源均可在平台上展示的容纳性,以及满足所有资源相关方的利益平衡性等多项条件,但各平台会在保持自我特色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合作,以服务不同层次的图书馆。

共识4

馆采质量+馆采效率

云馆配平台建设的核心

面对海量的书目数据,图书采选难度越来越大,在数量之下,馆采质量仍是图书馆藏资源建设的核心。馆社积极呼吁提升CIP数据的规范性,丰富CIP数据内容,并希望相关机构尽快修订 CIP的国家标准。(CIP数据应含出版社类型、出版类型、重点图书、获奖图书;作者单位、国家级人才工程;适读人群;教育部学科代码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小强提出,好的“云馆配”平台应确保采选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是用户(读者和馆员)能快速选择到自己需要的好书;二是馆员能高效处理荐购并生成合适的订单。解决这两者的根本性解决办法之一,便是丰富CIP数据内容,同时减少图书出版后上下游对数据加工的重复劳动。

对于如何做好馆采,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看来,出版社要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确保提供高质量的书目数据,和图书馆达成元数据标准共识等;图书馆也要建立出版社的“朋友圈”,建立符合学校学科发展特点、馆藏特质的领先出版社“朋友圈”,并长期跟踪该出版社的年度书单,查漏补缺。

除以上共识外,馆界专家还就目前普遍关注的纸电同步、低价中标、配发速度慢等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之策。此次会议得到馆界和业界的强烈关注,除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各图书馆和重点出版社的代表与会,全国近500家各级各类图书馆馆长和采访馆员观看了直播,研讨群讨论热烈。不少馆界同仁盛赞专家发言精彩,受益匪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