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一个家族六代人的中国情缘

2020-06-18 10:03:32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个家族六代人的中国情缘

《剑桥笔记》封面。 受访者供图

地跨两国,历经6代人,着墨20万字,绵延140余年……

时间拉回到2020年1月17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举行新春座谈会。座谈会上,“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英国专家西蒙·霍沃思博士手捧一本书,翻着书页向李克强总理介绍着。

一番亲切的交谈后,西蒙将手中的《剑桥笔记——一个英国家族六代人的中国故事》(以下简称《剑桥笔记》)赠予李克强总理,故事的主角正是西蒙的家族。李克强总理看了《剑桥笔记》后说:“真的是六代人吗?很快就要200年了!”

日前,我们采访了《剑桥笔记》作者——作家、历史学者、湖北长江日报高级编辑余坦坦,与他一同翻开《剑桥笔记》。眼前,一幅中英民间友好的历史画卷得以重现。

丝绸“编织”的交往史

2014年9月,英国英格兰柴郡,带着“寻根溯源”的目的,西蒙·霍沃思驱车来到祖宅。在父亲的指引下,西蒙找到阁楼里的古铜色皮箱,并从中翻开一部家族回忆录。

一段隐没了140余年的、令人动情的中国故事终于被发掘出来。

在这个布满历史尘埃的皮箱里,西蒙发现了奶奶多萝西·霍沃思在游历中国时写下的日记,也发现了哈瑞·加德姆(奶奶的父亲)于1887年至1890年在上海学习工作的记录。

“嘿,真是太神奇了!”西蒙不禁赞叹。此时,他意外发现了自己的外高祖父亨利·加德姆(奶奶的祖父)与中国做丝绸贸易的记录。这意味着整个家族与中国交往的历史可以被追溯到1875年!

资料证实,1875年1月1日,时年40岁的亨利·加德姆创立了H.T.加德姆公司,从中国江浙一带进口丝绸制品。

认定了中国巨大的商业市场,亨利决定让大儿子哈瑞·加德姆子承父业。哈瑞不仅继承了父亲同中国的丝绸生意,还弥补了父亲从未涉足中国的遗憾。1887年4月,时年22岁的哈瑞·加德姆听从父亲的安排,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江浙一带,并在上海的一个丝绸贸易部门学习经商,直到1890年2月才返回英国。

据《亨利·西奥多·加德姆:他的祖先和他的家族》一书中第六章记载,哈瑞·加德姆回忆在中国的生活时说,“那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哈瑞·加德姆的女儿多萝西(西蒙的奶奶),续写了家族的中国故事。

多萝西和丈夫杰弗里·霍沃思热爱旅行,一同去过27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于1963年4月第一次来到中国。据多萝西的日记记载,怀着对“共产主义中国”的好奇,她和丈夫跟随一个12人的小型旅行团,由伦敦出发,途经莫斯科,最终抵达北京。

第二天,他们就来到湖北武汉,参观了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钢铁公司。之后,他们又游历广州、杭州、上海、南京、济南数地,完成了一段历时23天的紧凑旅程。

多萝西在日记中写道:“人们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许多风筝在空中飞翔。无论是在景点碰到的市民还是参观的接待人员,从他们那里我们看不到任何敌意和戒心,恰恰相反,迎接我们的都是笑脸。”

回到英国后,多萝西对中国之旅意犹未尽,并在4年之后重游中国。她回忆,所有的中国人仍然像1963年他们第一次来时那样,笑脸相迎,十分友好。在为期3周的旅行中,他们先后造访上海、济南、北京、哈尔滨、杭州等地。

在旅行日记中,多萝西提到,她在巴士上唱着《东方红》,还记录下了英文版歌词和五线谱。除两本中国日记外,一部长达45分钟的无声电影也被拍摄、剪辑出来,记录了多萝西夫妇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片中甚至拍到了宋庆龄先生在北京参加活动时的画面。旅行结束后,多萝西写下了《中国女性》等文章在英国报刊上发表。

就这样,多萝西将加德姆家族的中国情结“传递”给了丈夫,使得霍沃思家族与中国结缘。

改革开放后,多萝西的侄子安东尼·加德姆主持恢复了家族公司从中国进口丝线和蚕茧原料的业务。安东尼曾多次因商务事宜造访中国,商业往来也一直持续到2004年他从公司退休。

西蒙的父亲菲利普·霍沃思爵士是霍沃思家族的第三代从男爵。他在谈到家族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关系时表示,早几年,他和夫人曾经计划去杭州旅行,似乎一切都准备好了,但遗憾未能成行。

在《剑桥笔记》成书过程中,菲利普和夫人先后离世。尽管两位老人未能完成踏足中国的夙愿,但正如菲利普所说,“儿子西蒙和我的几个孙辈们在实现着我的梦想。”

“对于我和孩子来说,中国就是未来”

今年年初突发的武汉疫情,令远在英国的西蒙日夜牵挂。他向武汉的好友询问:“我能为武汉做些什么?”西蒙很快行动起来,1月底,他参与了在剑桥发起的“剑桥与武汉站在一起”募捐活动,一边呼吁英国朋友向武汉伸出援手,一边向武汉的朋友询问所需物资规格等事项。

1月29日,西蒙为媒体录制了一段1分26秒的视频。“两周前我才从武汉回来,现在对武汉人来说是个十分困难的时刻……但中国正在全力行动,快速建起了两所医院,我相信他们能够应对好疫情。”通过微信,西蒙将这段视频分享给武汉的朋友。笔者注意到,西蒙的微信头像是一个黑底红字的正楷“中”字,他的朋友介绍,这个“中”字头像已经使用了好几年。

“武汉对我的善意很难用言语表达,它让我邂逅了有共同价值观的朋友,现在我要和武汉站在一起。”在英国,看到关于武汉疫情的不实报道,西蒙都会心急,向武汉的朋友核实后,他一一纠正。“尽管我的力量绵薄,但这是目前我所能做的。”西蒙在写给武汉友人的信中说。

疫情考验了西蒙这位真朋友,而西蒙与中国的奇缘,是从2009年开始的,那一年他真正踏上中国的土地。当时,世界金融危机令西蒙的公司经营遇困,为了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西蒙将目光投向中国。2012年,在一位中国友人的推荐下,西蒙前往武汉考察项目。

“这里的发展速度不可思议。”西蒙说,他考察过多地的生物产业园区,但认为武汉是最有前景的。他当机立断,在武汉成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招聘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宋文君为合作伙伴。“我知道我现在所做的事情非常艰难,之前也没人做过,但这绝对是一个对两国都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我一定会坚持下去。”西蒙说得斩钉截铁,令宋文君至今记忆犹新。

“在商界,中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它有能力拥抱增长和变革。我们目睹了中国医疗监管体系的全面重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实施、产品定价的简化,以及许多其他国家花了数十年才实现的创新”,西蒙感慨:“从英国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增长和变化速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商业之外,西蒙也乐于搭建文化桥梁。2016年2月和2017年9月,西蒙两次登上由武汉市民之家和长江日报、长江网联合主办的市民大讲堂,向武汉市民讲述自己家族与中国结缘的故事,分享他在武汉的创业经历。

2015年,西蒙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黄鹤友谊奖”;2017年9月,西蒙又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这也是当时为外国专家设立的最高奖项。作为加德姆—霍沃思家族与中国友好交往的第五代人,西蒙在家族史上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业余时间,西蒙热爱作画。2018年伊始,他在位于英国的家中认真创作着一幅画:画面左边是天安门、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明珠等中国标志性建筑,远处还隐约可见武汉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画面右边是大本钟、白金汉宫等英国标志性建筑;画面的中间是徐徐放下的英国伦敦塔桥,象征中英两国的互通互惠。

疫情没有改变西蒙对中国的信心,关于未来,西蒙有长远的考虑。他有意将家族与中国友好交往的接力棒传给大儿子乔治·霍沃思,乔治已于2012年和2014年两次来到上海的公司实习,正盼望着第三次来到中国。“对于我和孩子来说,中国就是未来。”西蒙透露,他准备让二儿子也到中国看看,他的小女儿则开始学习中文。

“通过西蒙这座桥,去了解中国”

当《新闻联播》的画面中出现西蒙·霍沃思向李克强总理赠书一幕时,作者余坦坦难掩激动之情。

《剑桥笔记》由余坦坦历时三年研究创作而成,是一部由武汉出版社出版的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在采访中,他向我们回忆了成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据余坦坦介绍,西蒙家族的故事最初由他的同事,长江日报记者肖娟发掘。2015年10月9日,肖娟在《长江日报》头版发表了《英国家族六代人中国故事绵延140年》的报道,西蒙家族六代人的中国故事由此广为人知。

作为长江日报《市民大讲堂》栏目负责人,余坦坦结识了西蒙。“一般来讲演讲结束了,我就回去了,但当天我犹豫了一下。”这个英国人引起了余坦坦强烈的兴趣,他随即邀请西蒙共进晚餐,西蒙爽快地答应了。

西蒙像个“中国人”,余坦坦在认识他的第一天就深有体会。

当晚点菜时,余坦坦担心中国菜不合西蒙胃口,首先征求西蒙的意见。出人意料的是,西蒙坚持要求“客随主便”,在一旁的宋文君解释道:“在中国,西蒙从来不点菜,都是吃我们喜欢的菜。”西蒙没有喝红酒或威士忌,而是跟余坦坦一同,豪饮了整瓶武汉产的“黄鹤楼”白酒。

在同西蒙的进一步交流中,余坦坦敏锐地嗅到了文学创作的线索。

“前面的报道都是粗线条,没有细节。关于中国的部分,我觉得应该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余坦坦回忆起创作动机时仍十分激动,“我喜欢搞创作,打算把它当成非虚构文学作品来写。”

西蒙得知此想法后,跟余坦坦一拍即合:“非常欢迎,我们家有足够的故事写一本书!”

为了搜集写作材料,余坦坦先后两次飞赴英国。

2016年,恰逢武汉与英国曼彻斯特结为友好城市30周年。7月中旬,由近百名武汉中小学生组成的“小小外交家”代表团出访曼彻斯特,余坦坦跟随代表团经由伦敦到达曼切斯特。此行,他初次感受英伦风情,与西蒙的家人建立了友谊。

7月13日,“小小外交家”代表团拜访了西蒙的祖宅,为西蒙及家人献上了精彩的舞龙表演。“由我拍摄的武汉小学生舞龙表演的照片,已经成为西蒙家中的经典!”余坦坦激动地说。短短几日的相处,他欣喜地观察到:西蒙的家人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中国!

2016年9月,余坦坦和夫人一同再次前往英国。在为期15天的行程中,他留下了沉甸甸的走访记录、上千张照片和3万多字的日记。“我几乎对他每一个家人都进行了采访,也前往剑桥大学图书馆等地搜集第一手资料,尽量追根溯源,还原历史现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余坦坦多年来口述史创作的原则,“每一个细节,我都做了力所能及的反复考证。”

工作之余,余坦坦夫妇也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余坦坦至今仍清晰记得那天,他和夫人为西蒙一家下厨。土豆胡萝卜丝、凉拌豆芽、红薯和荞麦面,四份中国菜被端上了西蒙家的餐桌。“西蒙倒是三下两下,一盘见底,而他的夫人有些勉强,小心翼翼地吃。”余坦坦兴奋地回忆:“西蒙当即决定把每周三定为他们家的‘中国日’,要吃中国菜!”

跨文化交流需要耐心,文学创作也有苦涩。按原定计划,《剑桥笔记》初稿会在2017年10月交付出版社。“一边是报社的工作很忙,一边是在创作,当时每天熬夜到两三点。”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使余坦坦患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突然看不清楚了,视力下降到大概只有0.1,写作只能停下来。”

经过前后半年的入院治疗,余坦坦得以继续写作,2018年10月,《剑桥笔记》完稿。谈到对自己心血之作的期许,余坦坦言简意赅地说:“希望人们通过西蒙这座桥,去了解中国”。

在赠给李克强总理的《剑桥笔记》一书扉页,西蒙和余坦坦分别用英文和中文写下一句话。西蒙写下:“人民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做值得做的事。”余坦坦则写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疫情,不是让世界更远,而是让人们更亲。从2月16日到4月下旬,余坦坦作为单位的下沉干部,在社区参加防疫志愿者工作。两个月里,西蒙隔天就会问候他的健康状况,也关心着武汉的防疫动向。

“余坦坦,你在社区的志愿工作都做些什么?”3月19日下午,西蒙通过微信告诉余坦坦,他要把武汉的经验分享给英国志愿者。余坦坦回:“协助医护人员查体温,协助政府劝说大家少出门。”在最困难的时刻,西蒙让他感受到,武汉联系着世界,世界也没有抛弃武汉。

“爱和友谊成就了西蒙家族的中国故事,我希望更多的世界人民,从情感上真正接受中国、爱中国。”这是余坦坦创作《剑桥笔记》的初衷,也是他的美好愿景。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