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上海集结文学力量书写光荣之城,助力红色故事“出圈”

2020-06-26 10:04:56 文汇报 

“原以为红色历史题材阐述的是老故事,都是写‘老人’,深入其间,与人物一起,才发觉,我面对的是一张张年轻的脸。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左联五烈士,最年轻的诗人殷夫,当时才21岁,他们的青春热血、激扬文字,要用文学的力量去重现、去记录,这是作家的责任。”昨天,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黄浦区委宣传部在思南文学之家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暨“红色起点”创作出版工作推进会,该系列图书《白纸红字》作者、作家程小莹说,城市红色记忆为创作提供了新资源,而红色题材的纪实写作,也打开了新的历史思考视野和城市叙事空间。

作为上海文学界、出版界联手启动的重大主题创作项目最新成果,“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第一批六部著作集中面世,程小莹、杨绣丽、陈晨、王萌萌、吴海勇、吴越等一批中青年作家,以纪实文学形式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生动刻画党史中的革命人物,既有聚焦某个革命组织或机构在时代大潮中的英勇前行,也有围绕热血革命者的群像描摹。该丛书后续将推出《中共中央在上海》《伟大纪念日》等;军史专家刘统《火种》等预计年底出版,献礼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挖掘整理城市记忆,激活红色资源

党的诞生地上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城市文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如何挖掘整理这座光荣城市的红色资源,将其转化为主题出版的鲜活来源、转化为“四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读本,是业内一直在思考的命题。

从“红色起点”出发,一连串创作“红色足迹”坚实有力。比如《白纸红字》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文学组织“左联”为主题,书写左联个体“心灵史”的汇流,《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上海早晨——记中共创办的第一所大学(1922-1927)》《铿锵序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新渔阳里六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起点》等无不考验作家对史料的爬梳搜集,以及平衡文学性与历史性的关系等。

“丛书六部作品共90万字,记述中共早期奋斗史,这是上海前所未有的红色题材文学书写成果,而且创作还在继续。吴海勇《中共中央在上海》已完成35万字初稿,何建明《起点》预计明年完成。”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介绍,新一轮红色主题创作正在酝酿中,新选题涉及进步青年赴欧勤工俭学、《共产党宣言》等著作译介与传播、“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共开创红色出版事业、中央军委等重要机关在上海等内容,为传承上海红色文化发挥文学的力量。

开拓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会上,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上海大学共同签署“红色起点”之《上海早晨》合作备忘录,《上海早晨》2.0版有望升级,在创新宣传上海红色历史、促进红色题材向其他艺术门类转化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这正是沪上“四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的生动注脚。近两个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四史”主题读物销量节节攀升,总码洋约2500万元,社会反响热烈。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为松谈道,在纸质出版物的基础上,出版方也不断探索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开拓传播渠道,助力红色故事“出圈”。

比如,上海人民出版社与阿基米德合作上线有声电子书“重温红色历史,书写时代华章”专辑,专业主播对“红色起点”丛书声情并茂的演播,让“四史”可读也能听;与静安区文旅局合作,邀请“红色起点”丛书作者及其他嘉宾开展“作家眼中的红色起点周周谈”直播活动,三场直播在多个网络平台的累计观看突破75万人次。

曾获“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的《战上海》将改编成电视剧,《大上海》纪录片也将转化为图书出版物,未来,一系列红色文创的策划开发也在筹备中,多元丰富的载体将合力成为传播“四史”的新平台。业内期待,多渠道、跨媒体、影视化的二度转化加工,有助于将上海的红色成果推广至广阔舞台,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