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时期,战乱纷争、风云变幻,同时也造就了一批英雄豪杰。来自今南充市的魏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以纪传体断代史的方式,记录下那个风起云涌的传奇时代。陈寿笔下,那个时期群英逐鹿,人才荟萃,也留下了众多典故。
“我很喜欢读史,《三国志》也读了很多遍。假如没有《三国志》,之后会不会有《三国演义》,我们今天对三国这段历史会不会有这样的记忆?这个很难说。”日前,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作家罗伟章在接受采访时说。
罗伟章说,《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前四史。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创新精神。《三国志》在传承汉代史学传统的基础上,首创纪传体断代国别史体例体裁。
“站在今天来看,可能有时不太容易体会到开创者的重要性。”罗伟章提到,今人的很多理所应当,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其实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根据史料记载,《三国志》编纂完成并流传开后,有一个名为夏侯湛的人,已写了大半的《魏史》。当看到《三国志》后,他认为已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便将自己所写全部烧毁。
“当然我们现在也希望探讨,陈寿为何能以这样的眼光和笔法写出《三国志》?”罗伟章说,陈寿生活在那个动荡年代,因不事权贵而多次被贬谪,人生经历坎坷。他将修史作为一项业余爱好,耗费十年完成对《三国志》的编纂。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创造。
由于史料中关于陈寿其人的记载不多,但从其留下的《三国志》中,可以进行一些侧面考证。“陈寿选取题材时,其实就反映了自己的政治观和历史观。”罗伟章说,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英雄,包括诸葛亮、关羽等,他们的“忠”“义”“智”等精神,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而在《三国志》中,这些都被着重体现出来了。
《三国志》也留下了不少名言金句,包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思而后行”等。这些充满智慧的句子,其实都能体现陈寿的个人价值理念和视野高度。
罗伟章说,中国古代的历史,其实是帝王史,但陈寿在书写当权人物时,能够抽出一些笔墨,瞄向当时的民间,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也能体现陈寿作为一名史学家,关心民间、关注人民的胸怀。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