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蒋蓝 图/ 郝飞
6月30日下午,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日报社、四川省图书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举办川籍作家系列讲座活动。首期讲座,邀请作家蒋蓝,以《文翁教化:为蜀人开天目》为题在省图开讲,讲述四川第二批历史名人文翁的经历和成就。
文翁是汉代人物,根据《西汉野史》记载,文翁本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此前,四川公布第二批历史名人,文翁入选。
众所周知,文翁在蜀地任郡守时,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石室中学。历经两千多年,石室中学薪火相传,历朝历代,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智识、培养人才的作用。
蒋蓝说,文翁的功绩,并不仅仅在于创办一所学校,放大到整个蜀地历史背景下来看,文翁兴教,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蒋蓝用了一个类比:给蜀人开了天目。
蒋蓝介绍,扬雄《蜀王本纪》里有“蜀左言,无文字”之记载,就是说,古蜀时代仅有一些片言只语的神话和掌握在极少数权力者手中的“巴蜀图语”,群体精神形态并没有发展到理性化程度,文化普及程度明显低于中原。所谓“开明王朝”,远未达到文化的“开明”。
文翁可能自己也不曾预想到,他人生的巅峰会在他最初认为“有蛮夷风”的蜀地发生。文翁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淫。他曾到京城长安读书,通晓史书《春秋》。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左右),文翁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担负起了治理蜀地的重任。
面对荒夷的蜀地,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兴教育大计。蒋蓝介绍,文翁现在下属官吏中选拔,培养了一批地方政治精英,更重要的是,面向大众,也要普及教育。
蒋蓝说,当时要办学其实很困难,朝廷不可能拨给特别经费,文翁力排众议,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从蜀郡拨出专款经费,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在成都用当地最多的最常见的石头垒起石屋,文翁石室应运而生。
自此,蜀地开始有了崇文重教的传统,大大改化民风,并且开始逐渐有了“蜀学”这样一种地域文化概念。宋代吕陶在《任史阁记》中指出:“蜀学之盛冠天下而垂无穷者,其具有三:一曰文翁之石室,二曰高公之礼殿,三曰石壁之九经。”
“所以,一言以蔽之,文翁就像古蜀的纵目之神一样,为蜀人开了‘天目’。”蒋蓝说,文翁石室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官办学校,填补了中央太学与私学之间的教育空白,开创了全国地方政府办学的先河。“就在汉武帝将文翁办学模式定为制度在全国推行之际,在万里之外的古罗马帝国,那里依然是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教育体系,文翁开创的地方办学模式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
“川籍作家系列讲座”,计划每月举行一次,未来,还将有更多川籍作家,为观众带来文化内涵与趣味性并存的讲座。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