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由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作家钟求是长篇小说《等待呼吸》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程德培、张燕玲、王尧、何平、黄德海、肖瑞峰、哲贵等二十余位评论家、学者参加会议,就《等待呼吸》的文学构架与艺术特质,以及在当代文学史的价值展开了充分解读和深入探析。
《等待呼吸》是钟求是的最新长篇小说,讲述了两位中国留学生在遥远的莫斯科相知相识,演绎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在莫斯科的世事变迁之中,夏小松意外受伤终至离世,而杜怡回到中国,在生活的漩涡里经历种种坎坷。经历一些无处安放的年份之后,杜怡终于有了新的平静生活,有了新的伴侣。然而,她的内心一直追寻着多年之前的他,追寻着穿过青春岁月的那一束亮光。
研讨会上,程德培对小说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分析,他表示:“小说从第一部到第二部有非常大的转折,钟求是试图通过这两部分表达对时代的思考,思考一代人的命运。到了第三部,整个叙事鲜活起来了。我很喜欢章朗这个人物,因为他们这一代人和我们不一样,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代与代之间的差异。这一部分的视角是从男人出发的,赋予了杜怡很多同情,解决了女性的很多诉求,而且因为很聪明地用了第一人称,回避了很多问题,也克服了写作中许多很难逾越的障碍。在这里,钟求是特别强调了情爱时身体与精神的区分。不过身体与精神能分得那么明白吗?爱情比想象的要复杂,身体和精神的爱有时是分不清楚的。但钟求是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小说家,他对自己有
张燕玲评价《等待呼吸》是近年来的长篇佳构,她从女性形象的当代性的角度挖掘这部小说的当代文学史价值,她坦言,“读小说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看到了我的同龄人,同时看到了一个时代与社会的本质,包括整代人的心灵轨迹,尤其是杜怡这个女性形象的宿命,她的精神挣扎,她的独立,尤其她以不灭的爱情与理想去抗争现实,在经历内心的伤痛后仍保有情怀与理想,用女性独立的灵魂唱出了自己向上向善的心灵之歌。杜怡这个形象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始终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里,要怎样救自己,独立自主的杜怡以她深刻而富有当代性的女性形象为当代文学增添了一个新型的人物形象。”
肖瑞峰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小说通过糅合中西方现代小说的技法塑造了一个生于情、专于情的女主人公形象,为绵延古今的女性形象增添了独特性。对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肖瑞峰亦有感触,他表示,《等待呼吸》在时代的风云变化中致力于对人性的深度挖掘,达成了时代演进历程与文明轨迹的有机融合。“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而且无一不是在时代的夹缝中求生存,作者用很多笔墨致力于人性的深度挖掘,书写人性的复杂性,写出了人性的善,也写出了人性的恶。”关于小说的语言,他评价其是一种绚烂至极,归乎平淡的语言风格,看似朴实无华,让人想到杜甫的诗句,“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其实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后得的平淡。
王尧认为,九十年代以来,似乎还没有作家像钟求是那样,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我们这一代人与历史事件的关系。从我的阅读感受看,这不是钟求是的一时冲动,他在内心承载的历史一直在折磨他,召唤他。小说中两条线索的交织,显示了钟求是对宏大历史和个人命运以及相互关系的独特理解。这是钟求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同时他又指出:“钟求是在小说的叙事和结构上用心良苦。‘无处安放的部分:年’‘无处安放的部分:你’这两个部分,前者为杜怡留下了巨大的空白,也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后者,完成了小说叙事人称的转换,衔接了第三部分。《等待呼吸》在长篇小说文体上的探索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何平从作家所处时代和文学关系的角度阐发了对《等待呼吸》的理解。他说,小说家自觉处理个人精神成长过程中的历史遗产问题,是近年中青年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倾向,钟求是的这部小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钟求是谈自己的小说集《街上的耳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提到三个关键词:日常、边缘、受困。《等待呼吸》用后面两个关键词依然成立:边缘和受困。他写杜怡与夏小松在莫斯科的故事,他们在莫斯科不可能完全进入苏联的那一历史时刻,在那里他们既是边缘人又是异乡人,因此写的也是革命时代的异乡人的故事。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杜怡和夏小松是1980年代的历史剩余物,活着的人如何继续活下去?死去的人如何在活着的人生活中?这部小说体现了一个作家在解决他必须要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时的写作难度和策略,为当下类似的写作提供了有意义可借鉴的案例。
陈力君长期关注钟求是的创作,她认为相比较以往的作品,《等待呼吸》有一个改变,即开始通过个人视角来折射时代变革,形成更为壮阔的文学世界。这部小说,无论是重大历史事件,还是爱情故事,亦或是平静淡然的日常生活,都是表面现象,当把这些表层事件串接在一起,作品获得了一种超越性的力量,这个力量就体现在一代人在时代裂变下的各种伤痛书写与精神朝圣。钟求是擅长在窘境与卑微人生中书写伤痛,在强大的命运与无处不在的伤痛面前展示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与精神世界,这部小说延续了这种风格,书写了一代人的伤痛故事,当然,小说中还有一种对伤痛的抵抗与摆脱,来自于一种共同的诉求,一种超越现实之上的精神诉求, 正是这种超越现实之上的精神诉求才值得他们的俗世人生挣脱了束缚与羁绊,形成了现实世界与俗世人生的朝圣之路。
“我不是一个擅长交际的人,也不太会说热情洋溢的感谢话,我在小说中可以写很有温度的人物,讲一些感性的话,而我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不出来,但我内心会存着你们的情谊,也会对大家的鼓励或批评慢慢消化。”最后,钟求衷感谢各位评论家、学者对《等待呼吸》有深度的点评和分析。谈及创作体会,他说:“《等待呼吸》是一部讲述爱情的小说。青春的激情、异国的情调和特别时期的惊心背景,让这场爱情既伤感又绚烂。这更是一部记录命运的小说。三个年轻人分别以自己的方式与这个时代相处交手,既充满了人性的纠缠和生命的起伏,又放射着‘理想’一词的悲情和光芒。我要说,这本书不是供给喜欢玄幻、穿越、盗墓文字的读者看的,它希望遇到那些在生活中愿意思考的人。思考不仅属于脸上沾着风尘的年长者,也属于刚刚进入生活的年轻人。当然,我也必须把这本书交给时间,时间是文学作品的最佳鉴定家。”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