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漫谈“文学与南京”,他们围坐在一起拍了拍“文学之都”

2020-08-04 17:53:13 caanets.com
关键词:南京 文学之都

六朝烟水间,金陵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沉醉;“文学之都”,南京在世人面前尽显最丰厚底蕴。8月3日,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薛冰,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做客“钟山文艺讲坛”,漫谈“江南佳丽地——文学与南京”。

漫谈“文学与南京”,他们围坐在一起拍了拍“文学之都”

左一程章灿,右一余斌,右二薛冰

人到中年,开始对南京“有感”

余斌、程章灿和薛冰都笑称自己对南京有些“后知后觉”。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余斌离开南京最长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回忆里13岁初次“邂逅”上海,扑面而来、一眼惊艳的气息已然淡漠,故乡南京却让他人到中年慢慢“有感”。“南京整个文化教育的氛围,是比较适宜文人生长的,南京的文化人内敛而有矜持感,并不会簇拥,因为身上那件‘长衫’很难脱掉。”

变迁繁复,离开出生的故乡,而心灵和文化的故乡总是萦绕一生。16岁离开福建,如今已经在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程章灿,从最初对它的印象就是“一座长江大桥”到后来慢慢随了这座城市的秉性。“有一次在国外街头打完电话,一位华人模样的人上前问我是不是南京人,我很惊讶,他说因为我说话的时候有南京口音。”

不温不火,温柔沉静,南京大概是一座不会让“流寓者”产生伤感和焦虑的城市,两岁便跟随家人来此生活的薛冰,用70年时光静静解读出这座城市的包容和丰富。“它一点也不排外,兼蓄并收,因为包容而更加丰富。”

丰富生动,他们笔下的南京面貌

喜欢一个人,便想为他停留,眷恋一座城,便想为它书写,在三位学者的笔下,南京这座城市活色生香、百读不厌。

《山围故国:旧闻新语读南京》是程章灿最为人熟知的著作之一,50多篇随笔意趣盎然,“写的时候我就考虑每篇字数控制在两三千字以内,很舒服的浅阅读,也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而在余斌眼里,感知市井烟火,捕捉五味杂陈,才是一座城市的底色,所以他写了《南京味道》。无论是“润物细无声”的猪油拌菜饭,还是颤颤巍巍、吹弹得破的狮子头,又或“金陵独擅”、鲜香醇厚、酥而含卤的“炖生敲”,读来皆令人生津垂涎。“我并不是刻意‘提前怀旧’,甚至不是刻意书写‘南京味道’,而是因为这些年变化太快,感知到了差异所以急于想记录。”就这样,“不南不北、也南也北”的南京在余斌的笔墨里被蘸出了怀旧的味道。

《家住六朝烟水间》《金陵女儿》《漂泊在故乡》……薛冰是南京著名的乡邦文献研究学者,也是当之无愧的“南京文化名片”,笔耕不辍的他已出版了18部关于南京的作品。“这些年穿街走巷,南京城的东南西北我住了个遍,最长的待了12年。”薛冰直言“秦淮文化”也许把南京的历史人文面说窄了,“我觉得南京拥有多层面多中心的多元文化”。

“书写南京”,还需要怎样的声音?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金陵城历史悠久、文脉深厚,这也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创作素材。而近二十年来,“书写南京”甚至成为一种时髦,写南京的作品达到100多部,这种现象在全国都较为罕见。百花齐放中哪一抹色彩最引人注目?百家争鸣还需要什么样的声音?

1960年出生的余斌和1957年出生的叶兆言,曾同年考入大学、读研,七年同窗,成为至交契友。“举贤不避亲,叶兆言的作品依然是我觉得想要了解南京值得一看的,尤其是《南京传》。”而更多与南京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鲜活立体的文字,是余斌期待中的南京注解。

“南京人有书写城市的传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书写南京。”在薛冰看来,书写南京并不是作家学者的“专利”,只要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甚至与它有所交集心有触动的人,都可以书写,“就是单纯从自己的角度去写,这可以让南京的城市形象越来越丰满”。

凡人视角的刻画让城市有温度,但严谨的学者更需要知道城市历史的真相。作为长期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的大家,程章灿期待未来有关南京的文献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可能这些书不会那么流行,但它是对南京,对南京的文学和文化不可或缺的方志。”

“文学之都”,如何让它熠熠生辉?

2019年10月31日,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文学之都”,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号的获得,后续它将更加考量一座城市未来文学和人文的发展,是一个活的传承和历史。如何塑造南京“文学之都”品牌,让它熠熠生辉?

程章灿在《山围故国》里提到一段趣闻:从同治四年(1865年)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每逢阴历十二月十九日苏东坡生日那天,在南京朝天宫飞霞阁上,就有一批文人学士聚会,为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祝寿,时人称之为“寿苏会”,这个聚会成为当时南京城乃至江南地区的文坛盛事,传为风雅佳话。“这样有仪式感、以文会友的文化活动对南京作为‘文学之都’来说,我觉得十分有必要,但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具体的形式和主题可以再探讨。”

“‘文学之都’,并不仅仅有几位文化大家为之代言,更体现在它全民阅读的热情上。”余斌表示,城市的文学气质需要所有人来塑造,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可以大力扶持读书会这种形式,其实南京已经做得很好了,大大小小有几百家”。

作为深度参与南京“文学之都”申报以及未来规划的学者,薛冰认为“文学之都”的被命名,给了南京精准的发展方向,接下来可以打造全新的“文学项链”,重新串联、整合丰富多样的南京“文化珍珠”。“把跟南京相关的文学家、文学名著,包括那些文学名著中提到的南京场景,仔细梳理,看看哪些需要维修,哪些可以复建,都设立成南京文化地标,市民也好,游客也罢,行走在南京城,邂逅它们,都是加深了南京‘文学之都’的品牌效应。”(交汇点记者 黄欢)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