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忠担任主持人暨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结项鉴定会以网络会议形式举行。鉴定会由山东大学教授张学军任专家评议组组长,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吉林大学教授王学谦、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郭宝亮和北京大学教授贺桂梅任评议成员。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李翠玲、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马自力参加会议并致辞。
李翠玲谈到,首都师范大学历来是北京市属重点院校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重镇,张志忠领衔的团队对莫言获诺奖后的文化现象及百年乡土文学的研究,在当今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希望首都师范大学在今后的国家社科项目招标工作中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孟繁华介绍了首都师大“十三五”以来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立项上的重要实绩,评价该项目成果对推进21世纪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及其创新研究工作做出了宝贵探索,希望鉴定组专家对项目成果的政治方向和学术质量两方面严格把关、提出宝贵建议,促进课题组完善后期工作。马自力认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多次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从2010年至今共计14项,覆盖了语言类、文学类、艺术类三大学科领域,显示出文学院强劲的学术实力和首都师范大学学术路向的前沿性和先锋性。该项目自2013年获批以来,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领域,还培育了一批年轻学人作为科研储备力量,这一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双轨并行的路径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彰显了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面的特色。
张志忠代表课题组汇报项目执行情况、阶段性成果及最终成果。他介绍说,就课题设计、学术价值、应用意义和创新性路径方面,本项目以莫言文学的创新之路为中心,将莫言研究放置在本土与世界文学文化格局中充分考察,展现其重大艺术成就,揭示其与新时期文学、与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内在联系和变革创新,并从中探索“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为推进21世纪中国的文化创新和走向世界提出新的思考。本项目在提出若干学术创新新命题新论点的同时,也在研究视野和方法上加以拓展,将文化研究、精神分析学、城市空间与地域空间理论、城市伦理学、比较文学研究、口头文学研究理论、文化领导权理论、生态主义、叙事学、文学发生学、文学场域等理论与方法引入研究过程,推助学术创新。本项目四个子项目完成结项共计11部书稿、280万余字,分别为专著10部、论文选集1部。
鉴定组专家表示,本项目是在世界性和本土性文化交汇的宏观视野中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莫言的学术成果,并以对莫言创造的道路与文学成就的论析为中心,广泛讨论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关键问题,也提炼出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议题,进而总结了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所创造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其主要特色和建树体现在体量大、成果丰硕,围绕着四个子课题对莫言文学创作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既有对莫言文学创作本体的探讨,又有对莫言与中外古今文学联系的梳理,也有对莫言与齐地民间口头文学的论析,还有对莫言作品在海外传播的考察,较为全面地展现出莫言创作与文学变革的基本风貌。项目成果对莫言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莫言作品的创作主题、人物形象、文体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深度论述,阐释深刻,分析精细,新意迭出,提出了许多见解独到的学术观点。项目成果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学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对于深入研究莫言、开拓莫言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由该成果衍生出来莫言研究两门“慕课”、“张志忠讲莫言”三十讲和三门高校课程、以及大量的阶段性成果,对总结、弘扬莫言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经验及莫言作品的经典化具有重要意义。
鉴定专家还对课题组提出了宝贵建议,期待课题组能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更具理论高度和历史高度的命题,使本领域研究更具学术深度。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项目可以结题,并对成果质量综合评价的等级建议为优秀。
会议由张学军与首都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王德胜共同主持,邬岩伟、王春林、丛新强、樊星、季红真、贺立华、张细珍、王西强、李晓燕、江涛、张相宽、陈晓燕、李楠、张建伟、宁明、张瑞英、张艳梅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