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20日,谷雨,深圳河两岸春意正浓。香港作家刘以鬯等一行人从罗湖桥的另一边走过来,廖虹雷等4位深圳作家受深圳市文化局委托,站在罗湖桥头迎接香港客人。转眼40年过去,廖虹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回忆当时情景,仍然显得心潮澎湃。他说,那是香港作家第一次来深圳交流,也是深港两地作家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下正式交流。
刘以鬯1918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经深圳抵达香港。他后来回忆,曾在蒸汽机火车“哐啷哐啷”声中瞥见过沿途的水田和低矮的房屋,下火车步行一小段路,然后跨过罗湖桥出境。深圳留给他的印象仅此而已。刘以鬯曾在新加坡、吉隆坡担任过报刊主笔,后定居香港,写小说、搞评论,著文编史,卓有成就。他的小说《酒徒》和《对倒》影响最大,是王家卫电影《2046》《花样年华》的灵感来源。
此次访问深圳的7位香港作家,除刘以鬯外尚有李国柱、郑辛雄、李文建、张志和、王永枫和谭秀牧。李国柱笔名林真,著有小说《一个母亲的故事》、散文《黑胶书包》及《巢》等,为读者所熟悉;郑辛雄笔名海辛,香港《文汇报》副刊专栏作家,其小说集《寒夜的微笑》刚刚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深圳新华书店上架出售,引来许多读者争先购买。
廖虹雷说,深圳与香港虽然只是一河之隔,但河两岸当时隔绝了数十年时光,形成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当时深圳作家对香港感到陌生,而香港作家对深圳也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中有几位曾匆匆在罗湖关过境乘火车北上广州,另外几位则是首次来到深圳。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到深圳河边,原宝安县改名深圳市,而深圳经济特区也正在紧张筹备之中。廖虹雷与刘学强、林雨纯、邓维新4人都是首批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省分会会员,受深圳文化部门委托接待香港作家,也是对外开放的一次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廖虹雷说,虽然他们刚开始语言交流稍感滞碍,但大家内心都是很激动的。
当时广深铁路两旁的和平路、建设路坑坑洼洼,雨天容易洪涝积水,晴天泥尘漫天。香港客人走在高低不平的马路上,却毫不在意,兴致勃勃地左顾右看,和陪同者谈笑风生。他们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正以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关注着这块即将创造奇迹的土地。
这一天,廖虹雷等深圳作家陪同客人参观了东门老街、深圳美术展览馆和深圳水库。廖虹雷告诉记者,那时深圳景点不多,来了客人大多带去这几个地方参观。
深圳水库始建于1959年,建成于1965年,将东江水经过十多个抽水站提高27米后流入,再经巨大涵洞管道向香港供水。向深圳水库极目远眺,只见碧波涟涟,翠绿幽深,与不远处的梧桐山动静结合,刚柔相融,诗情画意扑面而来。此情此景令香港作家感慨万千,刘以鬯说:“东江水经深圳水库流入香港,祖国同胞血浓于水!”
白天参观完毕,当晚,深圳市文化局等有关部门宴请客人,香港作家和深圳10多位文学青年座谈交流,气氛热烈,临别已有依依不舍之情。廖虹雷说,首批访深香港作家,原计划尚有彦火、原甸、黄河浪等人,但他们临时有事未能参加。不久,香港作家曾敏之、巴桐、张诗剑、彦火、黄河浪、陈振明和原甸等陆续访深,两地作家交流更为密切。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