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京成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联发起主办的《钟山文艺讲坛》第三季第二期日前在芥子园正式开讲,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薛冰,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常务理事陆远等四位嘉宾同台共话“江南佳丽地——文学与南京”。
六朝古都 为何吸引文人墨客?
自古以来,南京就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文学气息浓郁的城市,乌衣巷、长干里、赏心亭、秦淮河……在这里诞生了无数名家、名篇。是什么吸引着他们?
清朝浙江钱塘人袁枚在江宁(今南京)住了下来,他的理由很简单,“爱住金陵为六朝”。程章灿引用了这句话,“南京有着特殊的空间环境。”他说,“六个王朝、一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在如今的南京仍然存在。”作为一个研究六朝的学者,程章灿总是跟同行们说,生活在南京很幸运。“哪怕那个地方已经没有真正的六朝遗迹了,但是有一个个六朝的地名清晰地摆在你面前,比如莫愁湖、栖霞山,就会感觉特别好。你的研究对象、你的工作,跟你的生活以及生活的环境彼此之间是吻合起来的。”
“南京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去过外地后,这种感受会更加明显。”薛冰说。他认为,南京的文化是具有包容性的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质让南京能够吸纳外来文化来丰富自己,也造就了南京的文化传统,让南京有了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了浓厚的文学氛围。
书写南京 为何成为一种时髦?
南京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除了辉煌灿烂的文学传统之外,还得益于这座城市的文学整体发展情况,包括文学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写南京成了一种时髦。”薛冰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二十年书写南京的作品有百余部,这在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
2岁便跟随家人来南京生活的薛冰,用70年时光静静解读出这座城市的包容和丰富。目前,他已出版了十七八部与南京有关的书籍,《家住六朝烟水间》《金陵女儿》《漂泊在故乡》……“南京人自古就有书写历史的习惯,曾在今南京地域建都的孙吴、南唐等各个朝代皆有书写前代的习惯,因此书写南京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程章灿说:“南京是我居住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比我在家乡待的时间还要长。”他的南京城市文化三部曲《旧时燕》《山围故国》《潮打石城》是他对“相看两不厌”的南京最好的情感表现。在余斌眼里,感知市井烟火,捕捉五味杂陈,才是一座城市的底色,所以他写了《南京味道》。无论是“润物细无声”的猪油拌菜饭,还是颤颤巍巍、吹弹得破的狮子头,又或是“金陵独擅”、鲜香醇厚、酥而含卤的“炖生敲”,读来皆令人生津垂涎。
“文学之都”如何绽放更多光彩?
从“天下文枢”到“文学之都”,南京不仅仅是又获得一个称号,而是更加考量一座城市未来的发展。下一步,如何用好这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让“文学之都”绽放更多光彩?
程章灿在《山围故国》里提到一段趣闻:从清同治四年(1865)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每逢阴历十二月十九苏东坡生日那天,在江宁府城(今南京老城)朝天宫飞霞阁上,就有一批文人学士聚会,为这位宋代大文学家祝寿,时人称之为“寿苏会”,这个聚会成为当时江宁府城乃至江南地区的文坛盛事。程章灿说:“我的建议是能重新举办这样的活动,既可以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又能够弘扬南京本地文化,还可以接续南京的文学传统。”
“‘文学之都’,并不仅仅是几位文化大家为之代言,更体现在全民阅读的热情上。”余斌建议,“南京有很多的读书会,可以去大力去扶持。”
在薛冰看来,打响“文学之都”品牌,需要做的是传播与分享。如今很多读书会在做“行走阅读”,推荐一本书,然后沿着这本书里的相关描述到实地看南京,这种方式他非常欣赏。“把跟南京相关的名家、名著,包括那些文学名著中提到的南京场景,仔细梳理,设立成南京文化地标。”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