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房读书写诗
参加读书会活动和小朋友合影。(资料图片)
“退休后,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人生目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著百万字,实现我幼年时的文学梦。”朝着这个人生目标,今年69岁的石家庄市民邵惠荣一直在文学路上努力向前“奔跑”着。
62岁,到河北省老年大学读文学班;63岁,给自己“加码”,开始研修古典诗词;64岁,发表第一篇小说;65岁,加入中华诗词研究会、河北省诗词协会、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其间,她笔耕不辍地烹词煮字,用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形式,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点滴感想,出版的《红珊瑚之歌》一书,字里行间有诉不尽的满满家国情。
父亲的“宝库”带她遨游书海
邵惠荣有一间十余平方米的书房,这里是她每日烹词煮字的“世外桃源”。“我每天都要读书、写日记、搞创作,雷打不动,就是想早点实现我的人生目标。”邵惠荣说罢又戴上老花镜,坐在电脑前反复推敲她的最新诗词作品《咏小草》。
邵惠荣说,读书、学习、创作是她毕生追求的梦想。
邵惠荣的童年在农村度过,阅读启蒙来自于她的父母,“我的父母都是当地学校的教师。虽然家中一贫如洗,可父亲热爱读书,他竭尽所能,为我们姐弟四个建造了一座‘宝库’。”
这座“宝库”,就是父亲用自己脱的土坯和捡来的树枝树干搭起的一间4平方米的小土屋,屋里存放着父亲视为生命的书刊与教学资料。就是父亲的这间小书屋,带她走进了一个奇妙无比的书的世界。
“平日里我们是不能随便进出书屋的。等我学会阅读后,才被父亲特许进入,但条件是必须爱惜书籍,否则特许收回。于是,一有空闲,我就向父亲要来钥匙钻入书屋,开始翻看书屋里的各种画报、课本、杂志、小说等。有时,父亲还会坐在煤油灯下听我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遇到讲得不对的地方,他都会及时纠正。每当这时,煤油灯一闪一闪地照在父亲那写满沧桑的脸上,我才能看见他少有的笑容。”回忆起幼年读书的时光,邵惠荣眼中写满幸福。
即便时隔数十年,邵惠荣仍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她在书屋读书时,父亲揽她入怀抚摸着她的头发说:“闺女啊!好好学习,长大你也写故事,当个作家!”
“当时,父亲爽朗的笑容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抬起头,望着父亲那满足与期盼的眼神,轻轻地向父亲点点头。”当时,就是父亲这一句话,就像一粒神奇的种子播种在邵惠荣的心田,书本成为她精神世界里最好的伴侣。
从小学到初中,唐诗宋词、《鲁迅全集》《家春秋三部曲》等经典文学名著,都成了她百读不厌的枕边书。其中,鲁迅的作品对她影响最为深刻。
虽然她深爱阅读,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县一中。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邵惠荣始终没能圆了她的大学梦和作家梦。
退休后学习创作成为“多面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邵惠荣从一个街道办事处调到企业上班之后,尽管工作很忙,但她始终没有断了读书学习的念头。1985年,她的第一篇文学作品《比翼齐飞》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并荣获三等奖,这更加坚定了她读书学习的奋斗目标。此后,她自学拿到了大学文凭。
“这些年来,我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遭遇多么不济,只要有点儿零钱,有点儿闲暇,我就会直奔书店或报亭买来自己喜欢的书刊杂志,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徜徉在那浩瀚的文字里吸取营养,享受乐趣,忘却一切烦恼。”多年来,邵惠荣沉浸在书海中如痴如醉。
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邵惠荣深埋心中已久的文学梦再次被点燃。2013年3月,62岁的邵惠荣进入河北省老年大学文学提高班学习,从那以后,她心中的那个文学梦开始一步步变为现实。
入学后的下半学期,她的处女作《永远的思念》就在《燕赵晚报》发表。“据不完全统计,我入学一年后,就创作散文作品50多篇,同年底加入河北省散文协会、石家庄市作家协会,成为一名草根作家。”邵惠荣说。
因为深爱,所以执着;因为执着,所以不断进取。在学完散文创作之后,邵惠荣又开始学习小说创作,并于2015年在《太行文学》发表第一篇小说《小山村的无奈》。
其间,邵惠荣还不断给自己“加码”,插班到中国古典诗词研修班学习,同时兼修文学与诗词两门课程,希望自己在文学之路上能成为一个“多面手”。
对于初学者来说,想要创作诗词并非易事。可邵惠荣知道“勤能补拙”。她除了课上跟随老师认真学习掌握创作技巧外,课下自学精装本的《唐诗三百首全解》《宋词三百首全解》,“我查生字、读注解,逐字逐句地阅读、学习。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认真攻读了两遍150万字的两本著作,随后督促自己每天勤学苦练,坚持把自己生活中一些感悟、见闻,用日记的形式,诗的语言记录下来。”
就是凭借常年的日积月累,邵惠荣文学创作技艺突飞猛进,“那些神奇的文字符号,仿佛是我的老朋友,召之即来,挥之不去。每当我创作时,就会调兵遣将,把它们一一派上用场,或堆成一则日记,或码成一篇散文、小小说,或摘成一首诗……”
用最美的文字讲述家国情
这些年,邵惠荣创作的文学作品已有近百万字,不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都记录着家庭和社会的点滴变化,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等巨大成就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8年,邵惠荣首部30万字个人文学著作《红珊瑚之歌》一书出版发行,该书收纳了她创作的8篇中短篇小说,80多篇散文以及300多首诗词,用最美文字讲述着她的家国情怀。
翻看这本书,书中有一篇名为《我的少年时代》的散文,描写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母亲带着我们姐弟四人住在老乡家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在油灯下缝补破衣烂衫。1964年,父亲为了省下一点儿玉米淀粉给孩子吃,饿得浑身浮肿,险些丢掉性命……”
“那时的日子很苦,我做梦也没想到祖国会发展这么神速,以前只想着吃饱穿暖,现在变成了追求健康饮食,穿着时尚多变!”如今,邵惠荣早已搬进了北郡高层住宅楼,吃穿不愁。
她在《我的梦·中国梦》一文中写道:“我是一位普通的老百姓,家住石家庄花园式北郡小区,这里环境优美,处处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亭台楼阁……这美丽的家园啊,可曾经是我几十年的梦想……”
同样,作为石家庄点滴变化的见证者,邵惠荣为家乡70年巨变感到高兴,更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自豪。
这些年她还笔耕不辍地写下了很多首诗歌,歌颂的大部分都是石家庄的变化。生活在石家庄的幸福和美好,这在她的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石家庄城市环境越来越好,绿地越来越多,她赞叹道:“姹紫嫣红十里长,省城处处好风光。”搭乘高铁探亲,看到车厢里互相礼让的乘客,她写道:“万里行程朝夕至,温馨惬意似家园。”探访美丽乡村,她写道:“青藤赤槿绕屋檐,花气山容院落间。”她说,石家庄的变化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完。
这些年,邵惠荣自河北老年大学学习期间至今,写下30多万字的标题日记,写小说、散文近20万字150多篇,诗词近600首。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大奖26次。
对于她的诸多成绩,“我要感谢我在河北省老年大学就读时遇到的每一位老师,尤其是已耄耋之年的陈国伟教授。他从河北师范大学退休后,被聘为河北省老年大学资深教授。”邵惠荣说,她始终把陈国伟教授教导她的一句话铭记于心:“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奋进的过程,生命不止,奋斗绝不停息!”这也成为了邵惠荣多年来笔耕不辍的创作动力。(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杜慧)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