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一加一减,助力扩大阅读的“朋友圈”

2020-08-13 10:47:53 caanets.com
关键词:上海书展

一加一减,助力扩大阅读的“朋友圈”

在未来阅读展区,读者体验未来阅读方式。

一加一减,助力扩大阅读的“朋友圈”

志愿者在闸机边一对一指导读者扫码识别,通过闸机。 均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一加一减,助力扩大阅读的“朋友圈”

一个小读者在上海书展惬意地看书。本报记者 张挺 摄 制图:李洁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这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办的一届特殊书展,如何在安全的基础上出彩?

人们惊喜地发现,今年书展变大了、更宽敞了——展场面积比往届增加10.8%,场内活动场次压缩,线上“新玩法”增多,阅读的舒适感和“朋友圈”也随之提升和扩大,呼应了序馆“书香润泽人民城市”醒目红字所传递的理念内核。

在确保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的基础上,今年上海书展的创新转型力度前所未有。一切的“加法”与“减法”,变与不变,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应市民的期待与需求,让永远是主角的读者幸福感满满。“一个书展最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仅在于尽可能多地汇聚全国好书和高质量活动,而且要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共享。不管怎样变化,上海书展关注阅读本身,从阅读中汲取力量的初心不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

巧做“减法”,为观展体验的幸福指数“加分”

开幕首日,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多个入口处,记者看到,往年常见的蜿蜒长队变少了。“现场不售票”“采用实名绑定,必须携带身份证入场”“请全程佩戴口罩”等标牌提示随处可见。主会场“限流”,避免了人群聚集,人挤人的场景今年已不复存在。“感觉惬意、清凉了不少,一路走走停停、笃笃定定,舒朗开阔的书香风景,让场馆有种难得的透气感。”沪上大学生小郑和同学相约逛书展,多了“闲庭信步”的从容。

围绕“安全”“出彩”两个关键词,上海书展推出一系列贴心服务,比如,根据面积核定瞬时最大参观人数、开放期间实时监控人流密度、规定互动展项读者间隔不少于1米、设置专门的排队流线、展厅“地贴”提示读者保持社交距离……一道道看不见的防线,无不为观展体验的幸福指数“加分”。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北广场篷房首次引入“街区”概念,创新规划沉浸式实景版“实体书店品牌馆”,云集了上海三联书店、朵云书院、钟书阁、读者书店、作家书店等品牌书店,以及大众书局、博库书城、晓风书屋、衡山和集等全国实体书店,呈现出书店与其他业态融合的新趋势,置身其中犹如走在一条书店街上。“现场重复的样书少了、策展的思路愈发清晰。”上海三联书店副总经理陈逸凌发现,这个“书香主题街区”既增加了书店参展面积,也能激发团队以更吸睛的方式亮出独家特色。继“山脚下的书店”“稻田里的书店”后,今年上海三联书店与文旅品牌树蛙部落合作,将“生态缸”搬到了现场,希望营造生态阅读氛围,向读者传递自然的味道,并匹配了相关主题的图书。

上海人民出版社也把旗下“学习读书会”挪进了书展现场,众多学者照片组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树干像一双托起的手,寓意读书会利用高端智库资源,以接地气、有温度的形式向公众开放,扎根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沪上市民讲好中国故事。不少读者纷纷在读书会的“大树”和文创区打卡留影,这里俨然成了一处迷你的人文地标。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助力书香润泽人民城市

徜徉在不同的展馆之间,读者会看到一间间透明的“玻璃屋”,世纪出版集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纷纷开设了直播间,编辑和作家学者围绕新书在屋内对谈,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也随着互联网传播开去,让来不了现场的读者在家也能“云”逛书展。

这正是今年上海书展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圈内圈外跨界融合的生动注脚。在不少出版人看来,阅读推广要“破圈”,需跳出阅读爱好者的小圈子,触及并惠及更大人群。上海书展也要走出去,走出小小的“圈子”,更好地探索融合,而不是作茧自缚。昨天在中央大厅的“云首发”模式,就吸引了来自全国的编辑们的眼光。今年上海新华传媒探索推出“云首发”活动150场,提升书展“首发机制”能级;书展特别开通的线上平台,也设置了“云首发”频道,读者观看线上视频的同时,还可一键下单购买签名本。

上海书展借助多种平台,不断丰富阅读推广手段,让读者更便捷地与阅读相遇。探索新技术、新形态的“未来阅读馆”,让读者不禁感叹:如今阅读不止于看书,而是能听、可触屏、能互动,“未来自习室”“陈伯吹童书屋”“睡眠图书馆”,让书香融入日常工作、学习等不同场景,解锁阅读的“新玩法”。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