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重庆江津区召开了“曾国藩与江津李氏诗人文献研究座谈会”,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江津区文联在挖掘江津古代诗词文化资源时,发现清代重要历史人物曾国藩曾为江津县鹤山坪诗人李嗣元诗集《日慎斋诗草》作序,这也是目前重庆首次发现的曾国藩作序诗集,对于研究重庆特别是江津的诗词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据史料记载,李嗣元,号春甫,是江津县鹤山坪人,生于嘉庆庚辰年。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被朝廷钦命为四川乡试主考官。同年,23岁的李嗣元到成都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
在这次乡试中,曾国藩认识了风华正茂的李嗣元,并非常赏识李嗣元,说他“少貌玉立,文似韩慕庐,翛然塵壒之表……”称他为“典试蜀中所得之士”。此后,两人互通书信,以诗唱酬,李嗣元在诗学上也受曾国藩不少点拨。曾国藩曾写诗鼓励李嗣元:尔曹报国好身手,似我蹉跎已老丑……
庚戌年,李嗣元考中进士,进入翰林。咸丰八年,李嗣元不幸殉职。噩耗传到曾国藩处,曾国藩写道“余大恸,泪下如雨……”
李嗣元生前是一个极富创作激情的诗人。从道光十二年到咸丰丙辰年,创作诗词达六千余首。殉职后,其亲友不断各处收集李嗣元诗作,沿用原有诗稿《日慎斋诗草》名,编纂成稿,收录了李嗣元古今体诗632首。书稿后送达到曾国藩处,希望曾能为《日慎斋诗草》作序,时任朝廷重臣的曾国藩立即同意此事。同治十年,曾国藩写成560余字的《日慎齐诗草序》。不久,《日慎斋诗草》一书正式刊行,著名“江津李嗣元春甫著”。
曾国藩在《日慎齐诗草序》中,回忆了在四川主持典试时与李嗣元相识后“以诗唱酬”的经过,高度评价了李嗣元的诗才和人品。评价李诗是“清华之选”,李嗣元是“异之资”“富其学”,李嗣元的捐躯是“忠魂英魄厯劫不化……”曾国藩在序的最后写道:“(李嗣元)遗集之刻刊行”“以永其传”“生(李嗣元)亦可以含笑九泉……”
重庆市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王志昆表示,曾国藩为重庆文人的诗集作序,这是首次发现,填补了该领域古籍的空白,对研究曾国藩思想和巴渝文化史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江津区文联主席庞国翔表示,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作为清末重臣的曾国藩,能与江津文人交往,并为其诗稿作序,可证明当时江津文风之昌,诗文之盛。
江津是中华诗词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初唐诗人陈子昂途经江津,留下重庆最美十大古诗之《过巴龙门》;诗圣杜甫十三代孙、南宋著名诗人杜莘老寓居江津葬于江津,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南宋著名诗人王十朋等纷纷来此留下诗篇词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在江津留下诗词20首,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江津留下诗词46首……据初步统计,历代《江津县志》收录的诗词作品和江津历史遗址遗迹上镌刻的诗词作品达2万首之多。中国传统诗词的繁荣与蜕变、证明与实践,都在历代江津诗词中得到呈现。
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敏介绍,下一步,江津区将继续研究李嗣元作品,做好古籍再版工作,保护传承江津诗词文化丰厚的底蕴,同时将开发利用好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