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罗伟章最新中篇小说合集《寂静史》在上海书展首发
8月15日,小说家罗伟章最新中篇小说合集《寂静史》在上海书展首发。这本书是他继长篇小说《声音史》之后,又一次对寂静与声音的叙说。罗伟章表示,自己把目光依旧投注在那些时代中,被遗忘,被遗落的人与人心。
罗伟章说:“我深刻地感觉到,有些东西是要消失的,没有人把它写在纸张,给它一个机会流传。在《声音史》写了之后,我就想写《寂静史》,我想写一个人最重要的生命过程当中,一个忧郁、无聊……最后归于寂静的心境。”
《寂静史》是由7个可以独立阅读的中篇小说组成,同时以“寂静”为主线展开叙述的主题性长篇小说。在《月光边境》中,林娅被疲惫又逼仄的生活压制,最终成为她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主角,“翻上窗台,纵身跳下”;在《一种鸟的名字》中,李向志以追求“不要命”来隐藏自己的往事,逃避事实真相和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对谈中,罗伟章这样提起自己的创作初衷:“我们对身边的人,往往是漠然的。但是到网上去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大家在看到一些事的时候,往往很快就开始形成他们自己的道德准则。这是怎么回事?就是人对自己的疏离,没有耐心去关心自己,也没有耐心去打理自己。”首发式现场。
在他眼中,这看似是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其实是因为内心对寂静的恐惧,本质是没有面对自己的勇气。“我们有时候会在外面,和陌生人聚会,喝酒也好,甚至约会也好,看起来我们是在接触世界,我们和世界有关联,但其实这整个过程,没有世界。这当中,所有的世界,没有碰撞,没有声音,都是自己。如果说,丢掉了什么,那就是世界的寂静。因为自己,也是世界的寂静。”
在评论家陈嫣婧看来,罗伟章的小说《寂静史》,不是一篇容易进入的小说。“读罗伟章的《寂静史》,会马上联想到他于201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声音史》,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生长在巴蜀地区的作家关注乡村生活的败落和现代文明的转型,而且善于利用自身的成长挖掘各种传奇故事,引人进入某种奇幻的文化异境中。这些元素,在《寂静史》中都多少有着继承。”在她眼中,较之对具体的个体命运的关注,罗伟章更重视的是在他的文本中打造一种文化样态。
90后小说家王苏辛是《寂静史》的责编。从“声音”到“寂静”,王苏辛表示,罗伟章这次把目光投向那些被迫选择沉默和隐藏内心的人物,耐心描写普通人细微日常的生活,文字中饱含着寂静的回声,从中能感受到巨大的艺术能量。
而在罗伟章看来,写作这本小说,亦是表达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感悟:“人类是很奇怪的,特别渴望知道以后的事情,渴望对未来提前预知。比如我们会去算命,期望提前知道一些事,用这种方式去追求人生的答案。但其实,这个世界中的许多问题,常常是没有答案的,不管是对某一个人,还是对这个世界。”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