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四川日报全媒体将携手郎酒庄园,邀请成都、重庆双城80余位诗人、评论家、朗诵家等齐聚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举办首个“成渝双城诗酒文化论坛”,用文化沁润双城合作新诗篇。此外,四川日报全媒体策划近日也同步推出了“成渝双城诗歌大展”,集中展示了成都和重庆60多位诗人的代表诗作,引燃双城诗人互动。来而不往非礼也。8月26日,成渝两地代表诗人,畅聊了他们眼中的成渝双城诗歌缘。
诗歌沃土,一根文脉结下“双子诗群”
“四川和重庆在文化上一脉相承,诗歌更是从未分家。”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的成都文学院特邀诗人张新泉说,在如今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背景下,这次成渝双城诗酒文化论坛是顺势而为,双城经济离不开文化驱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两地诗人深入交流,能够让两座城市碰撞出新的火花。
在张新泉看来,在中国当代诗歌的版图上,成渝诗歌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从老一辈的何其芳、郭沫若,到梁上泉、陆棨、流沙河,再到梁平、龚学敏、傅天琳、李刚、李元胜等等,成渝诗坛有数不清的名人。”张新泉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成渝诗人对中国诗坛产生着重要影响,他们不仅在地方上有名,放到中国诗歌的名单里,也是不可忽略的人物。“从历史到现在,成渝一直是诗歌重镇。成渝双城诗酒文化论坛恰逢其时,我相信它不仅是一次会议,今后还会有更深层的影响显现在双城文化圈。”
“成渝两地是诗歌的沃土,并且非常可贵的是,各年龄段的成渝诗人,在如今都没有停止创作,活跃在诗坛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重庆新诗学会会长傅天琳认为,虽然自己无法用宏大的语言诉说两地诗歌的情谊,但无论是老一辈诗人,还是年轻一代诗人,大家共同被青山绿水的巴蜀大地滋养,同为诗人从未觉得彼此生疏。
文化先行,双城互动“朋友圈”互通互融
具体到每一位诗人的人生轨迹中,成渝的诗歌活动是细腻而充满温情的。张新泉说,“我已经在吃80岁的饭了,经历过重庆还不是直辖市的时期,过去成都和重庆就是一家人,两地诗人常常聚到一起,在成都开会,到重庆吃火锅,从来没感觉到地理上的距离。”即使后来重庆行政区划变更,张新泉也没有感受到心理上区隔,“我们的关系一样很亲热,没有因此有丝毫改变。”
“我的诗歌创作和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成都!"中国作协会员、重庆诗人华万里和成都的缘分很深。他先后当过工人、社青、小学和师范教师,文工团编剧、《乌江》杂志和《重庆晚报》副刊编辑、文化馆文学创作辅导干部等。如今,这位老人都还记得成都的“一报一刊”——《四川日报》和《星星》诗刊。上世纪70年代,《四川日报》副刊部编辑王尔碑老师对他不遗余力地扶持和培养,大版大版地发表他的诗歌。随之,《四川文艺》发表了华万里的成名作《春满乌江。《星星》复刊后,《四川文艺》诗歌组全班人员转为《星星》诗刊编辑。87年,经诗人公刘推荐,《星星》一次性发表了《华万里诗选》二十二首、公刘推荐文章、王明凯序文、白航短评。他的诗歌曾获四川省一、二届文学奖,《星星》诗刊双年度诗歌创作奖,重庆文学奖,2000~2010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首届何其芳诗歌奖,2013·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刘伯温诗歌奖等省市以上奖励40多项。从一连串的荣耀里,能够看到“成都”这座城市和诗歌对他的青睐。
关于未来,两地诗人也有畅想。“文化是最坚实的精神力量,而诗歌是其中最凝练的表达方式。” 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刘红立认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两地文化的交流和共融不可或缺,这也是成渝双城诗歌文化活动的意义所在。刘红立期待,未来,成渝诗歌也必然会进一步融合和发展。“成渝新诗前景无限,我们两地诗人也会为之努力。”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