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薛舒《成人记》:写出普通人的爱与欲望、自我与存在

2020-08-28 11:23:33 caanets.com
关键词:薛舒 《成人记》

为何平凡人的世界,更需要被看见?作家薛舒新近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的中篇小说集《成人记》在上海书展期间首发,发布会上,薛舒与作家走走一起探讨生活在身边的平凡人,如何讲述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爱、欲望、自我、信任与承诺。

《成人记》以爱情或婚姻为主题展开,薛舒说,这本书“写给那些坚持仁慈、坚持诚实、坚持把所拥有最好的部分给这个世界,被遗忘、被伤害,却依然如故的人”。书中的人物都是大城市平凡生活中最普通、最不起眼的人:独自抚养失智孩子的单亲妈妈,用手感知“美”的盲人按摩师,“落伍”的、过了大半生却依旧单身的橱窗设计师,患了“恐猫症”的妻子和患了婚前恐惧症的未婚女子……

薛舒认同书籍制作者提炼的一句推介语,“六个离爱情相去甚远的爱情故事”。“这是他们的共同点,生活中的普通人,爱情几乎是奢侈的。看到过那样一段话,我很喜欢:一个人是多么容易把对自己的鄙视误解为对爱情的需要。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遮蔽一个人存在的虚空,爱情的渺小之处在于,它只能遮蔽这个虚空而已。对于解决自我的渺小感,爱情只是伪币。”而这,正是指向了一个趋同的无解的内核——生命的美与无奈。

薛舒自陈,《成人记》的创作冲动源于她的一次感官体验。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设立残疾人综合馆“生命阳光馆”。因为要采访智障者和残疾人,她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感官体验。在那个叫“盲人体验”的项目中,她身陷无边无际的黑暗,在那一刻,她体会到了知道了什么是“黑洞”,什么是“盲”。从“黑洞”里出来,她思考一个问题,盲孩子们怎样体会常人所认为的那些悲欢与冷暖?我们是否永远都无法走进他们脑中的黑洞,抑或心灵的黑洞?薛舒决定,写一写这些活在另一个星球的人,试探着了解那些看不见彼此的人,是怎样懂得彼此的。

薛舒用委婉而细腻的文字将人性的幽微之处表现了出来。同名小说《成人记》中的单亲妈妈严月承受着“身为人母”的来自各方的压力,甚至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都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准备结婚吧》里面的苏羊是知识女性,但内心其实是恐惧婚姻的,尽管她在试图解救自己;《黑猫事件》的女主人公是一个非正常意义上“第三者”,虽然她并没有违反什么道德规范,但却无法认定自己在家庭中的价值;《张某花》中的“张某花”比较特殊,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护工,她做这份工作看上去就是为了钱,却是一个“天然的智者”。而《世上最美的脸》和《彼得的婚礼》的主人公则是两位男性,一个是年轻的盲人按摩师,一个年过半百的橱窗设计师,这两位主人公身上呈现的状态似乎相比较以上的女性们更轻松和自由,还没有落入生活的圈套。但他们共同揭示了成人世界的真相: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容易。他们都在“人之困境”中,只是承受苦难抑或吞咽悲伤的方式不同。

评论家张定浩阐释了这些故事的核心,“不是苦难,而是心智不同的人之间的理解如何成为可能。借助灵动有力的叙事,薛舒向我们展现爱和语言之间深切的关联。”于是,贯穿在薛舒故事中的,就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自我封闭,而是始终向着他者展开探索。这也是薛舒写作的目的。

在走走看来,薛舒的这些小说接地气又包孕着温情。“接地气的小说是难写的。难就难在不能用人间的温情写自己的黑洞,而是要用自己的温情写人间的黑洞。”她更一步表示,“说到黑洞,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似乎也是好小说的一种隐喻。”

生活在这个世上的最普通的人,他们抑或平凡、庸常、毫无出色之处,甚至活得艰难,但他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薛舒说:“普通人,也许就是那些在人群中看起来很渺小,其实密度很大、分量很重的部分。他们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大部分。”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