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马伯庸:唯有细节足够细致,才能还原历史情境

2020-08-28 12:14:08 caanets.com
关键词:《两京十五日》 马伯庸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一段仅四十字的史料记载,如何结构一部近70万字的长篇小说?书展期间,作家马伯庸带来由史料引发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

于马伯庸而言,这四十字本身就是一个好的故事结构。故事里有朱瞻基从南京到北京的前因与后果,时间确定、起点终点确定、历史结局确定,但整个过程却没提及。这无疑给了他很大的想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架构起的,是明朝初期关于迁都、漕运、大运河沿岸人们的生活,以及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问题。

无疑,这之间隐含了创作这部小说最大的难点:这条影响着无数人生计的运河,怎样把它沿途的风土人情写得不同,关系这条运河的各个利益集团怎样影响了明朝的政治结构。也就是说,如何在故事的惊心动魄里保存历史的真实。在马伯庸看来,唯有细节足够细致,才能将读者拖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所以大量的查阅文献、寻找资料必不可少。他说:“历史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解释。”而发掘它的人,无疑是在进行一段考古之旅。他的兴趣正在于在“考古”中发现那个可解释之处。《长安十二时辰》之后,他有意地进行了一次写作的转移,创作了历史普及类的作品《显微镜下的大明》,在这本书里,同样是资料的索引、爬梳。他自陈“都是一堆小事,没有大事,也不是故事性的东西”,但这给予了他充分的资料积累。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对明朝历史兴趣的另一种延展。“明朝呈现了一种复杂性,它是古典中国的集大成者,并且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市井文化、西洋理念的输入等新兴事物,这是古典中国和外界交流的起点,对现在而言也有很多的借鉴作用。”他用故事将这些包装起来,在故事中输出自己的观点。

于细枝末节处寻找历史阐释的可能性,而呈现它们的无疑是人物。与《长安十二时辰》的主角张小敬相似的,《两京十五日》的主人公之一捕快吴定缘也是一个小人物。在马伯庸看来,我们接触的历史,都是一些大而化之的历史规律、历史进程,不过大趋势背后其实有一些动因。如果我们继续往下剖析,会发现所谓的时代趋势,都是由无数个体所组成。正是一个个普通人的愿望,才汇集成一整个潮流。

小人物看起来总是被命运呼来喝去,仿佛看起来也不重要,但每个被裹挟进历史的小人物,都或多或少在影响着历史的走向。马伯庸所做的,就是让这些在史书上缺少存在感的人获得了他们的存在价值。因为,某种意义上,由这些小人物去看历史会更透彻,而作者也借他们之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长安十二时辰》的火爆,让读者不免关注《两京十五日》与其的异同。尽管《长安十二时辰》的标题里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但马伯庸表示,《长安十二时辰》关注的是同一个地点的时间变化,长安城的24个小时,而《两京十五日》关注的是空间上的延伸,小说人物从南京到北京一路北上,是一个空间的转换,这是他一次新的“求变”。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