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百余件古籍修复成果亮相国图

2020-09-04 12:30:49 caanets.com
关键词:古籍

9月1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全国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共同举办了“妙手补书书可春——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成果展”,该展览为目前以古籍修复成果为主题的最大规模的展览。

展览展出了珍贵古籍修复成果及修复竞赛作品共103册件,涵盖敦煌遗书、早期佛经、宋元善本、金石拓本、明清古籍、少数民族古籍等。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饶权指出,此次竞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全国范围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汇集了21个省43家单位推选的古籍修复作品。此次展览在汇集参赛作品的同时,还展出了《赵城金藏》、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珍贵古籍修复作品,是目前以古籍修复成果为主题的最大规模的展览。

参观古籍修复展,看书的“名气”,更要看修复人员的“技艺”。

在国家图书馆展厅里,云南省图书馆杨敏仙修复的彝文古籍《历算书》引来众多观众驻足。图片展示了修复前的《历算书》:虫蛀、断裂、扭曲成团,文字已无法辨识。而展厅里修复后的《历算书》,完整成册、布面干净、文字清晰,与修复前相比,已是“判若两书”。

为引导大众深入了解古籍修复技艺,宣传古籍保护理念,展览在展出修复成果的同时,还展出了古籍修复工具设备以及古籍修复用纸等实物,通过修复专家视频讲解、修复师现场演示、观众互动体验等方式,立体展示古籍修复技艺。

这次展览,也让古籍修复人群走进了大众视野。据了解,“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十分重视古籍修复工作和修复人才培养,在全国建立了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依托培训基地、高等院校、传习所等平台,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招收古籍保护专业硕士、师带徒等多种方式培养古籍修复人才,使修复人员从不足百人发展壮大至千人。目前,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全国附设传习所已达32家,传习导师28位,收徒241人,先后开展了《天禄琳琅》、西夏文献、唐宋佛经、《古今图书集成》、纳格拉洞藏文佛经等修复专项工作。据了解,目前全国古籍修复室面积超过2.7万平方米,抢救修复古籍总量达到360万叶,古籍修复工作成效显著。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