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依次为:张菁、陈鹏、陈涛、吉狄马加、宁肯、张洪
《山中岁月》 陈涛 著
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学员陈鹏回忆,自己刚入班时,作为班主任的陈涛,是以青年批评家的身份出现的,“谁也没想到,我们毕业以后他去了冶力关,去了甘南,用他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那片土地。等他再回来时,转身成了一名作家。”
2015年7月,陈涛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下派的第一批“第一书记”到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挂职,《山中岁月》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他以此献给甘南群山环抱的小镇,也献给自己生命中的二十四个月。
9月18日,由大益文学院、辽宁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山中岁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编辑许科甲,辽宁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洪,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宁肯,大益文学院院长陈鹏,作者陈涛以及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学员等参加活动。发布会由《青年文学》主编张菁主持。
吉狄马加说,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是中国作协对口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在给予物质支持的同时,中国作协注重精神扶贫与文化扶贫,热情支持临潭旅游开发,大力援建临潭中小学图书室,与临潭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山中岁月》深刻而真切地记录了这段岁月,不仅是陈涛个人的精神锤炼与生命体验,也以基层第一书记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乡镇社会的发展与对时代的思考。临潭县也会因为作家不断的书写而成为一个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的独特地标。
在出差途中,张洪始终带着这本书,从头到尾细细阅读。书中十六记,张洪读出了关于爱的思考与哲学。作品摆脱了关于乡村的理想化寄托与想象,陈涛与村中的人们一同行走,生活,倾听他们的困惑,探索他们的内心,在深切的感怀下化为理解与包容。张洪说,不止池沟村的村民们,陈涛也写到了自己的亲人,“人类情感是相通的,很多时候是无解,很多时候是等待,这可能就是人生的意义。”
读《山中岁月》时,宁肯能够感受到一种丰富性。 “陈涛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去体验了一段人生,他是作家,老师,干部,还是一个村的书记。这样一段经历会对自己未来的人生产生深刻的烙印与影响。宁肯看来,《山中岁月》不仅是散文集,也有着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意义。宁肯说,修路、拆迁、助学等等工作,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书中的池沟村不仅是中国的一个小村,人们的生活,内在的社会秩序与经济格局,实际上具有标本的意义。
宁肯曾在西藏支教,他说,扎根于一个地方很长时间,自己的生命也会和它产生奇妙的关联。书中陈涛写到,他常常站在树下,体会一个人安静的深夜。“只有真正经历了,才明白那种孤独。孤独中包含了深切的感悟与思索。”
捧起《山中岁月》,蔡楠像跟随陈涛重新回到了甘肃省冶力关镇池沟村。他记得曾和陈涛在冶力关的小路上行走,听他关于冶力关的规划,关于精准扶贫的诠释,修道捐资助教扶贫、改变山中面貌都写在他的行路上和生命里。“陈涛以一个作家身份,融入精准扶贫这样一个伟大的洪流中,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和不可替代的文学营养。”
在作家何凯旋看来,陈涛的文字和叙事是非常亲切的,村民的日常生活,通过细密的故事,进入我们的内心,打动我们。让我们看到通过大家的努力,逐渐构建起来小小村庄美好的生活。
作家川妮读《山中岁月》让她想到梭罗的《瓦尔登湖》,跟梭罗高冷的思索相比,陈涛在冶力关池沟村的思索是亲切的,一种感人的充满人间温情的亲切。她说《山中岁月》既有基层的琐碎艰难,也自有一番趣味与丰饶,拓展了她的认知空间。川妮也谈到,《山中岁月》是陈涛一份“抒情式与思考式”的脱贫攻坚观察报告,在身体力行的亲历实践中,提供自己独特的发现。
藏族作家严英秀身为甘南人,感谢中国作协扶贫的系列项目。因为陈涛,她才知道池沟村,“脱贫攻坚不只是物质帮扶,更需要精神上的滋养。在池沟村,陈涛将那份阳光与希望传递给学校的孩子们,他的明媚和热忱照耀过孩子们,让他们看到更广远的世界。”严英秀被《山中岁月》的文字所蕴含的心灵力量所打动,“孤独中蕴蓄着壮大,寂寞中感觉到丰盈。”
陈涛感谢并感慨许多作家能够从全国各地赶来,并重聚在一起。《山中岁月》陈涛断断续续写了很久,最初并没想出版,当越写越长的时候,陈涛觉得应该让它集结成册,以个人的视角、体验与真切感受记录下那段珍贵的时光,也是对时代的铭刻。发布会上,作家高春阳、海田分别朗诵了《山中岁月》的片段。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