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蒋殊报告文学新作《沁源1942》全国首发式在山西沁源举行。
首发式现场
首发式全场
9月12日、13日,由山西省作家协会、山西经济出版社、中共沁源县委宣传部主办,山西文学院、沁源县文联承办的蒋殊报告文学新作《沁源1942》全国首发式及座谈会在山西沁源举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董保存,中国冶金作协主席张欣民,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文学院院长张卫平,山西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胡彦威,山西经济出版社社长张宝东,中共沁源县县委书记金所军,以及佟鑫、傅逸尘、陈丽伟、徐大为、王宏伟、金汝平等20余名作家、评论家、出版人参加活动。
《沁源1942》是作家蒋殊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于2020年9月12日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共18万字。作者多次深入沁源,历经两年采访,采写了大量真实感人、激发斗志的故事,再现了著名的“沁源围困战”中坚强不屈抗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沁源军民的风骨。
这是一场行走的新书发布会。12日上午,与会嘉宾以及近百村民齐聚小镇大槐树剧场举行了新书揭幕。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这场活动激活了红色回忆,也叠加了思考与探索,打通了“国家精神、民族气节、地域文脉”多个维度。
高洪波在首发式上表示,《沁源1942》是一部2020致敬1942的特殊之书,也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书,这本书详细记述了人民战争,深刻揭示了民族精神,生动刻画了沁源人性,向历史和前辈致敬,向革命先烈致敬。胡彦威也认为,该书是沁源精神、太岳精神、山西精神、中国精神的延续与传扬。
首发式后,与会者走访了书中写到的标志性抗战地点,如闫寨村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法中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张法中烈士展陈室、交口乡“沁源围困战”纪念馆、机关幼儿园(沁源围困战儿童体验营活动)、沁河镇学孟村战斗英雄李学孟居住地,沿着英雄的足迹,回忆着战争岁月,全方位、多角度地接受着红色文化的洗礼。
9月13日,蒋殊报告文学新作《沁源1942》座谈会举行。
会议现场
在13日上午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沁源1942》进行解读。
李炳银在题为《现实文学的精彩遇见》的发言中提到,作者选取社会历史生活的某一个特别阶段,深入再现曾经的真实生活,是一种扎实探索、深入生活的“行走”的创作。董保存认为,该书是党的人民观教育的生动教材,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斗争到底的精神,也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抗战作品。张欣民说,该书提供了书写抗日战争的全身视角,描述了老百姓在党的领导下,如何与日均周旋,生动详实。佟鑫表示,本书经过了大量的田野调查,下足了历史考古学的功夫,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文章中没有刻意彰显女性写作,但还是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女性写作的特点,体现了散文和新闻结合的语言风格。傅逸尘认为,蒋殊的文字风格在当下战争历史题材的书写中独具气象,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对历史介入的视角与姿态带着非常鲜明的个人化风格。陈丽伟谈到,书中将“沁源围困战”这个抗战的标本,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书中寻找红色血脉,剖析红色基因,力证红色道路,令人感动时也令人警醒。
会议现场
与会者认为,《沁源1942》与蒋殊之前的作品相比,创作态度更沉静,笔调更冷峻,超越了既有的历史方志的定论式叙事,重新打开抽象历史所蕴藏的丰富内里,激活了地方性的历史人文精脉,以文字构筑的世界,完成了历史精神与当代想象的并置。
蒋殊在创作感言中说,她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是一次行走、学习、研究的过程,随着对沁源的深入采访和了解,她一次次被那些曾经默默为这片土地而付出、而牺牲的英雄而感动,这使她在写作中充满了使命感,力求以最大的努力,真实、深入地以文字印刻出沁源的历史,印刻出抗日中默默无闻的英雄。(图、文:尹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