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作家出发点,是作家创作的源泉地。10月17日,“文学的原乡——从故乡说开去”作家沙龙在古城西安飞鹿酒店举行,这是教育作家联盟与阳光师训中心开展的经典赏析第七场活动,研讨实况同时全网直播。作家胡颖主持了本次活动。
“文学的原乡——从故乡说开去”作家沙龙现场
活动上,作家安黎、高鸿、宋宁刚、范墩子、李慧、王昆、杨小慈、杨贤博、吕志军、白玉稳、姜菱鸽、流涛、田光明等参与了话题争鸣。
作家安黎认为:每个作家的故乡不一样,写作中既要写出故乡的共性,更要写出故乡的个性,如何写比写什么更重要,是否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故乡,是作家优劣的分野。写好故乡类作品,要有人的意识,人性的觉悟,人类的共情,故乡只是认识世界、时代的材料。书写故乡不能一味赞美,应该客观对待,不能用情太甚。
中国作协会员、陕西长篇小说委员会委员高鸿说,没有故乡就没有自己的创作。他以自己的长篇小说《农民父亲》为例,阐释故乡积淀对于构筑作家精神版图的重要意义。作家只有叙写自己熟悉的事物,才可能写出深度,扎根越深,才挖掘越透,忠实故乡而不粉饰故乡,要有扬弃。不是越长的作品就越有分量,小说只是冰山一角,但要呈现的是背后灵魂的东西,对一个片段、一个横断面的精准解剖可能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宋宁刚博士则坦陈,他的作品里没有“原乡”的概念。他梳理了“乡愁”的形成过程,认为中国人的故乡意识最为浓烈,而西方的作品则更强调“回家”。现在探讨的故乡对于后代来说,会有很大的相对性。故乡对于一些作家来说,是生命经验的优势,但对“现实依赖最强”的文学来说,有可能形成一种束缚。作家应该有“世界汉语作家”这样的观念,从地球村的角度打量自己的故乡,呈现精神的存在。
九零后新锐作家、多种文学奖获得者范墩子更坦荡,他说自己的创作力图建立自己流动的“故乡”,开拓尚未被人理解的领域。小说是打破既有的状态,重建自己的精神领地,小说家生活在剧变的时代,其只固守自己的熟悉事物,反映出作家的窘迫。在撕裂中打破、重建、创造,塑造好人物,表现人类精神是当代作家的责任。
此后,李慧、杨小慈、周媛、杨贤博、王昆、吕志军等作家分别从自己的写作实际出发,表达了对“故乡”话题不同角度的思考,观点新颖甚至对立,发人深省。
本次沙龙有三千多人在线收视,社会反响热烈。沙龙组织者表示将继续秉承服务理念,为文学作品推广及文学发展倾情用力,办好后续活动。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