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2020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暨全国诗词诗歌学会座谈会在京举办

2020-10-24 10:48:15 caanets.com

2020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暨全国诗词诗歌学会座谈会在京举办

10月19日,2020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全国诗词诗歌学会座谈会在京举行。

10月19日,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主办的2020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全国诗词诗歌学会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王山,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晓雪,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范诗银、中国诗歌网总编金石开等与来自全国各地近40位诗人、学者、评论家,聚焦新时代诗歌、诗词的建设与发展,交流各地诗歌学会、诗词学会的发展经验,会议由《诗刊》社副主编王冰、霍俊明主持。

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国家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事业中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如何看待当今时代,如何认识这个时代,是每一届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的主旨。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的举办是为形成共识、交流经验,更好地推动诗歌的创作和繁荣。无论是古典诗歌创作,还是新诗创作,都要跟上历史进程的脚步,与时代的脉搏合拍。我们要建立新时代诗歌美学思想,站在民族历史的精神高度,思考如何建构和时代历史相匹配的美学思想,用理论指导创作实践。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出好作品,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推动原创优秀作品的出现。新诗、旧诗、编刊物、搞诗歌组织学会的同志们相互学习,加强沟通,达成共识。

李少君表示,创新与建构是新时代诗歌的双重使命。。他以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诗歌与时代的紧密联系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诗歌成为一种广泛的纪念形式,仅《诗刊》社发起的征文就征集到13万首诗,数量空前,掀起了一个诗歌热潮。今年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引发了诗人们天下一家、全球同体的情感。而众多诗人亲身参与脱贫攻坚的伟大社会实践,同时发自内心地用诗歌传达了乡村振兴过程中涌现的健康美好的情感。

叶延滨谈到,中国诗歌委员会是在中国作协领导下,依靠由优秀诗人、编辑家和评论家组成的各地诗词诗歌学会的代表支持下展开工作,各省诗词学会互相取长补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举办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大家坐在一起互相学习,是很好的事情。

王山认为,诗歌学会要明确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正确导向,诗歌学会是属于社会和人民的,是党的文艺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诗人、服务人民。。同时,学会要本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既要坚持原则,也要坦诚相待,与人为善,体现文化自信,注重创造性地满足各级政府文化发展的需求。

晓雪表示,此次次座谈会把创作研究新诗和中华诗词的诗人、诗评家召集到一起,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诗歌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标志着搞新诗创作研究和旧体诗词创作研究的两支队伍,彼此关注、互相学习和交流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新时代中国诗歌的建设和发展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古典诗词和五四新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理直气壮地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豪情满怀地为新时代放声歌唱。

王冰介绍了《中华辞赋》杂志改版的过程。从2021年1月份起,全新改版的《中华辞赋》由《诗刊》承办。办刊原则是以赋为主,诗词为重,散曲、楹联以及诗词鉴赏等为辅,面向全体诗词作者和诗词爱好者。他表示,《中华辞赋》将秉承以往办刊的精神,以追求精品为目标,发扬传统、体验生活,用古典诗赋书写新时代。

霍俊明提出,在“21世纪”已经过去二十年之际,有必要对新世纪二十年的诗歌及其对应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语境做出一番考察,从媒介革命、跨界传播、炸裂的电子化诗歌生产,到传统期刊、民间诗刊,译介文化、世界视野,再到电子云图:“克隆体李白”与AI诗歌“类文本”,阶层、身份、伦理写作与“诗歌现实”,以及提速的景观时代:空间诗学或“地域性诗歌”,勾勒出21世纪诗歌整体化的内部演化以及诗歌现象、生态结构和“历史流变”。他说,我们期待着中国诗歌在下一个十年或二十年继续创造出属于“当代诗歌”自身的传统,不分古今,不分新旧,创作出不辜负伟大的时代的作品。

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杨克由叶嘉莹记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广州的首映,谈到中国古典诗歌与当代诗歌的发展问题,认为在西方文学的强势影响下,也应不时回望中国的文学传统,在现代诗写作中融入中国资源和东方元素。内蒙古诗歌学会会长阿古拉泰介绍了新时代草原诗歌的发展经验。他谈到今天的草原诗歌,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有效经验,从自身所处的时代景观中发现写作的更多可能,这是草原诗人应有的历史担承,也是必须面对的文学现实。在四川作协副主席梁平看来,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无论个体还是团体,都要通过思考,去发现,去指认,新时代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创作源泉,很多人面对新时代写作的时候,无从下手,就是因为缺少了进入现实、进入新时代的写作能力。

与会嘉宾认为,对于当代诗歌发展,除了追求诗歌艺术上的发展与创新外,必须高度重视诗歌创作的时代性与大众性。好诗不是简单写出来的,而是诗人从心灵深处流淌的。所谓时代性,就是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性。所谓大众性,就是诗歌应该关注民生,关注生活。新时代诗歌传播应尽可能拓展受众群体。诗歌创作应有贴近时代的鲜明主题,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创新,并着力打造优秀的创作队伍。

出席活动的还有陈人杰、张鲜明、郭新民、谢克强、星汉、李福祥、彭崇谷、梁剑章、谢伟国、何其三、曹有云、李孟伦、郭思思、陈亮、何言宏、马知遥、胡成彪、唐翰存、宁明、单永珍、育邦、宋湘绮、王顺彬、远村、安琪、年微漾、汪峰等诗人、学者。(编辑:尹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