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北京,硕果满枝,斑斓如画。今天的会场也是一派“丰收”的气象,群贤毕至,共畅衷曲。来自科幻界、文学界、艺术界、教育界、产业界的人士为了繁荣科幻这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令人欣喜。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作协,向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科幻文学隶属于文学版图的一部分,近年来异军突起,全面向科幻出版、漫画、影视、游戏、虚拟现实、衍生品、旅游等全产业链渗透。科幻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已经显示出了不可遏制的活力。《流浪地球》创下了近年中国电影在海外上映的最好成绩。国际化故事,中国式表达。无论是牺牲、忍让、顾全大局舍弃个人利益,还是执着的亲情纽带、向死而生的勇气;无论是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和珍视还是愚公移山一般的执着,无不凸显着中国文化价值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流浪地球》让我们看到了以科幻来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表现出了高度的敏感性和研究的专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号召。如何繁荣?我认为有两条路径,一是创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与时代同行,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推陈出新,不断攀登时代高峰。对于科幻创作者来说,需要对科技时代发生的风起云涌的变化有充分的感知力, 并将对时代变化的思考反映到科幻作品中。二是打破小圈子,积极跨界,科学、人文、艺术、教育之间应当打破隔阂,与“圈外”融合,营造共融生态,产生更大动能。各学科、各界域的交汇和融合,将成为新时代文学创作、文化创新的一个新的课题、新的突破口。时代在跨界,“科技元素”在繁荣文艺创作中起到的作用令人惊叹。也许在未来某一天,机器人作家将会与我们并肩竞逐诺贝尔文学奖。今天成立的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提供了这样一个综合性平台,集聚了丰富的资源、汇聚了各界的人才,接下来希望大家能借助这个平台交流创意、催生创想。跨界“加速度”创造无限可能。通过跨界融合、创新科幻的表达等方式,进一步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让中国故事通过科幻的生动诠释,被更多人知晓。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20世纪前的经典物理学已经说明,时间是没有方向的。近代物理学更是认为,时间是个可以任意挤压和延宕的概念。我们没有任何一个时刻可以区分出思维正处在现实之中还是在回忆里徘徊,但我们肯定可以说清楚,眼下做的这件事,多数时候携带者对未来的想象,这种想象也许是因为憧憬也可能是出于恐惧。换一种简便的说法,过去并未消失,未来已经存在。我并非强调“历史的断裂”是一种时髦的后现代哲学,而只是想说,在这个我也说不清道不明的空间坍缩,时间不确定的时候,历史经验依然是我们最有力的抓手,或者说是弱势如人类者,最明确的浮萍,而且有关历史的素养依然是知识构建和审美结构里最关键的一环。我更希望强调的是,向未来思考,也应该被引入我们的当代生活,而且是即刻就需要将这种能力化入我们的人文视野之中。
科幻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丰富了我们文化传统中缺失的这一版图。它提醒了我们这件事,我们能够从未来的时间中寻找到当下生活的依据。科幻的想象如何引领了我们生活方式的改革进步自不必说,反过来看,当下生活的轨迹,也很可能受到伟大的预示未来的科幻所影响。比如,科幻带我们看到更广阔的生命体。在星辰大海沉默的辉映下,人类的渺小和自大不都被展现出来了吗? 用科幻的视野,重述上一个五百年,想象下一个五百年,这也是惊心动魄的学问。幸好,我们有这么多科学家、幻想家、理论家、文学家,他们都将在这里汇聚成科幻的成员,贡献出自己的智力。
我相信,这些杰出的,富有想象力的头脑,将为我们创造一种未来的文化传统。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