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的青年学子而言,阅读20世纪初充满“五四”精神的作品究竟是否有现实助益?这个话题,在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的“与20部经典的上海相遇——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中屡屡被谈及。在上海市作协举行的2019-2020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发布会上,二等奖获奖者、来自复旦大学的崔瑞琪的经历也许可以代表一批参赛学子的心声——大二时,她曾经写过以郁达夫为主题的论文,但当时并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她内心觉得小说甚至有些无病呻吟的意味。去年有机会出国交流后,她感受到了文化隔阂和孤独苦闷,并在郁达夫的小说《茫茫夜》中获取了某种共通的情感,才把有感而发的评论作品投给了大赛。“希望获奖可以作为一点鼓励,当生活中遇到相似困境的时候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抚慰,并且有勇气结合自身感受重新阐释经典作品,在日渐崇高化而被束之高阁时让它焕发活力。”
发布会上宣读了一二三等奖作品共计25篇,入围奖共201篇。此外大赛组委会推选出组织奖10家。“两年一届的大赛至今已经走过了六年,我们积累了各类获奖文字超28万字,将来会推出一本书作为积累。”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孙颙表示。上海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源地,回顾往昔,由巴金先生和王元化先生所设立的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初衷就在于关注现代文学的经典著作,曾以130多卷、总计6000余万字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展现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以大赛为契机,年轻学子得以重新进入这些经典文本的场域,这些作品又构成了与当代生活的衔接,形成新的阐释空间与叙述活力,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充满了双向性与开放性,并使得大赛在全国范围的文学赛事中拥有着独特地位。
“青年学子品读经典大赛已经举办了三届,赛事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接续文脉,不断展现青年学子和前辈文脉的渊源;培养新人,及时发掘和培养文学评论、文学写作人才。”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说。20部经典文学与学子的相遇,不仅是书面的遇见,更是思想火花的相遇,是加强精神联结的相遇,也是传统和现实碰撞的相遇,“我们不仅通过作品回味一百年前的时代,也要结合当代人的心理和所面临的社会课题,回过头看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经典作品是否提供了答案,这个相遇也是内容非常丰富的相遇。”王伟表示,三届大赛所展现出的人文的格调、文学的趣味、文脉的传承和审美的引导,使大赛具有了特殊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第三届赛事启动于“五四运动”百年之际,参赛作品中也能够充分感受到文学经典给青年学子所带来的精神滋养,“正是历史上无数闪亮的瞬间照亮了无数人,至今仍在保持光芒,不断照耀着我们今天的人生。”
作为大赛中评委主任,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评论家周立民的感慨是“超出想象”:“作品的面向超出了我的想象,至少很多能完成对前辈的理解和对话,也显示出共情的能力,拥有当代的感受,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连续参与三届赛事的大赛终评委、评论家王纪人表示,本届参赛作品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参赛的近1500篇作品基本覆盖了对20篇选读篇目的品读,其中以对鲁迅《狂人日记》、丁玲《梦珂》、郁达夫《茫茫夜》的评论较为集中,也诞生了不少拥有独特角度和书写方式的作品。在对于《狂人日记》的解读中,一等奖获奖者、复旦大学的杨兆丰表示,如果将把《狂人日记》比喻成植物,吃人的意象比喻为妖艳的花朵而吸引着所有人目光,他则将小说结局比喻为一朵没有人注意的小花,“这朵小花在今天的欣赏者眼里可能不是点睛之笔,而是点缀之笔,但读者如果错过了小花朵会非常遗憾,所以我就写了这篇论文进行解读。”二等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的程少波则以郁达夫的形象当做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把钥匙来进行研读,“他的一系列小说构成互文性,文本背后都藏着一种意识的构建。对比于鲁迅的小说,郁达夫更强调民族身份的缺位和补位的纠葛。”
经过由十多位活跃在文学现场的上海青年评论家、文学活动家,以及沪上知名评论家为终评委的几轮评选和复试,最后产生的获奖名单历经了层层细致和严谨的筛选。孙颙笑言,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的评委阵容“可谓强大”。作为终评委之一,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的感受是在总体文章质量提升的同时,也依然能看到一些前两届就存在的问题,如学术研究的论文写作痕迹在参加品读大赛时如何与文风达到平衡。“我们既希望研究成果有相当的学术含量,又希望有一点‘溢出’,这不仅是竞赛要求,也是文学研究评论写作的自然要求,既是有学术含量的研究,同时又是漂亮的文章。”与此同时,当反观那些经典的作者、如今文章的研究对象时,人们会发现他们本就是活跃、有才情和在当时的时代极富创造性的人,这对于如何写研究他们的文章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竞赛的初衷,是依托于《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回望百年来现代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如今随着一代代人的阅读深化,和每一代人对于现代文学看法的深化,有了很多新的研究材料。”孙甘露说:“现代文学的作品不会改变,但是关于那个时代的作品研究和关于时代的研究材料越来越多,也使我们有了更多、更深入、更细微的角度来理解时代。在这个意义上,恰恰可以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作为,这也是大赛能够逐渐产生更大影响的原因。”
“在品读一部作品时我们常会说到文学性,我认为这些具有日常性和复杂的瞬间,是文学给与了我们机会,让复杂感情进行传递和被他人接收。”二等奖获得者、澳门大学的杨宇沁说。正如大赛的宗旨,以品读的方式亲近经典,并真正和自己的记忆和内心世界产生联结,经典才真正永恒地“活”在人们心中。“我们的生活经由文字跨越山与海的距离去到他人记忆深处,并通过文学实现另一种永恒。”
大赛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上海市作协华语文学网承办,《萌芽》杂志社、上海市作协云文学网协办。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