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马伯庸:提倡“杂与广”的阅读

2020-11-20 15:25:34 caanets.com
关键词:数字阅读 马伯庸 全民阅读

《长安十二时辰》《草原动物园》《两京十五日》……马伯庸20年来创作的作品涵盖科幻、历史等诸多领域,其文字天马行空、奇思妙想,让严肃的历史多了趣味的表达。

11月15日,在第21届深圳读书月期间,马伯庸出席深圳书城中心城举办的读书论坛,畅谈文学与阅读的关系。

阅读开阔眼界

在读书论坛现场,马伯庸看到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区大台阶座无虚席,随即掏出手机,将深圳读者的读书热情定格。“我每年都会来深圳做新书签售,深圳的阅读氛围一直令人欣喜,可以说深圳的阅读热情大过许多城市。”马伯庸说。

马伯庸的作品在学术与大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学习正史知识是他创作的一个途径。马伯庸坦言:“平时喜欢去浏览中国知网,下载论文学习。”他在阅读枯燥的论文中发现历史的闪光点,用通俗演义的方式讲给大众听,让大众了解历史研究的新成果,进而让大众喜欢研究成果背后的历史故事。马伯庸希望读者通过他的作品去了解古代人的生活、多元的文化,对不同文化保持尊重。“换位思考,避免故步自封。”是马伯庸对于阅读开阔眼界的理解。

不提前预设目的

“与其问道于浮云,不如躬耕于山林。”从2000年开始写作至今,马伯庸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状态。2019年之后,他开始更加注重下沉式阅读。“我不再大量阅读宏大背景的历史文献,而是着重阅读地方志,了解当地的民俗和传说。”从2014年起,马伯庸每到岁末都会向读者推荐一份书单。谈及2020年度书单时,马伯庸表示,不会刻意将书单归类,而是提倡杂与广的阅读。他认为,“阅读要杂,不能预期要读多少书,只有读得越杂,接触得越广,碰到好书的概率才会越高。”

他认为,读者不要试图给自己的阅读做分类,想读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有了内心的源动力,读完之后才有可能体会阅读的愉悦,才会给接下来的生活带来帮助,提升人生品质。从阅读本身来说,最好不要提前预设目的。“如果提前预设目的,人们就会觉得阅读变成了一种被动的学习,从而失去了读书动力。最好的阅读是遇到不懂的地方迅速查阅,提升自己的知识面。”马伯庸建议。

阅读是想象艺术,影视是形象艺术。马伯庸有多部文学作品授权改编成影视作品,他认为纸质图书与影视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表达体系,文学原著改编成影视作品重在抓住“形散神不散”的精髓所在。

内容比载体重要

消遣性阅读多为数字化、碎片化阅读,有人认为数字阅读是浅阅读,纸质书阅读是深阅读。“阅读最重要的是内容,不是载体。数字阅读与纸质书阅读只是载体不一样,真正要关心的是书的内容,而不是载体本身。”马伯庸说。智能电子设备的盛行,让人们进入到读屏时代。科技的发展、生活的便捷,让人们有了新的阅读选择和精神消费方式,但无论是读书还是读屏,马伯庸认为,这都必将是有意义的阅读。

在马伯庸看来,数字阅读扩大了阅读渠道和范围。当电子书出现时,他很快便转向数字阅读,现在他的手机里拥有大约10个阅读软件。“数字阅读不一定是浅阅读,我在手机上也阅读了很多经典作品。碎片化或肤浅的阅读,跟书的内容有关,并不是载体的问题。”马伯庸说。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