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讯 >

第六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在杭开幕

2021-02-18 21:01:15 美术报
    2020年12月26日,来自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旅厅的领导们、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中国画家以及各界艺术家们齐聚浙江美术馆,参加“雅集兴答”第六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开幕雅集。
 
    此次“雅集兴答——第六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和浙江画院承办,共有来自全国的46位艺术家应邀参展。

雅集现场
 
    前五届的展览以中国绘画的各种形制为线索,逐一研究梳理,不同形制即是不同的观看方式,即是向着精神内核的不同的路径。此次的展览总结了前五届的探索,分为五个基本单元,分别对应了中国画的几类基本形制:一曰登临,呼应“巨幛”;二曰怀远,寓情“手卷”;三曰履新,意寄“中堂”;四曰醉笔,是言“屏风”;五曰心素,反侧于“册页”和“扇面”。在此之外,更在美术馆现场还原了雅集的情境,综合了书法、装置、影像、增强现实艺术等多样艺术媒介,造设一场意弥古今的雅集,正是“开琼筵以坐花,飞流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
 
    雅集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特殊的集会形式,不只是一次“聚会”,更是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观念交换和品味打磨的第一现场,在物色风光的感召下,创作者“生情起兴”。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即在雅集中诞生,“文人画”的概念也通过雅集中的鉴赏与创作活动而被塑造和传播。
 
    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许江在此次展览的前言中所写道:“雅集之美,不唯佳肴,不唯美景,而在雅集者蹈约而来,豪情相赠,聚成一片即情即兴,通达无涯的生命风华!”雅集是关于“一时一地”的事,“风月正好,时不再来”,引出一个兴头的发动。雅集上的创作是对兴头的回应,是某个瞬间感受的绵延,参与雅集的人们相遇、起兴、联唱往来,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在同一片风月下,在雅集的兴头中,人们再度瞥见心与心、心与物之间最初相逢的感动,其后,艺术倾泻而下。
 
    在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世名看来,从当代艺术和策展的角度来说,雅集最重要的是两种东西——“起兴”与“即兴”。这两个“兴”所指虽有所不同,其根源处却相通。“兴”,这种人与世界间自然激发的原始关系,在后世的文化史中,渐渐变成文人们的风雅,变成雅集中人吟诗填词、舞文弄墨的“兴头”。
 
    “起兴”与“即兴”历来是中国艺术中的重要命题。晋代魏夫人《笔阵图》揭示用笔之道,所谓“从其消息而用之”,正是表明笔法应随象所示、应机而生。唐代公孙大娘舞剑启发了张旭与吴道子的即兴创作,既是跨界共振的美谈,也通达了艺术创作的本质。宋代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言“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不只是在讲写文章的道理,更指明了中国艺术最核心的心性气质——应机而发,随类赋形,一泻千里。
 
    雅集中的起兴、寓物、游憩、论辩、协作等行为,共同创造出了一套认知机制。这套机制以诗化的令人激动的方式重塑了物与物、人与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雅集中,人人粉墨登场,吟唱或者默然。这些接续相引又不断自我刷新的体验,正是讨论雅集这一议题的复杂之处与潜能之枢,其复杂性与潜能也是叩问中国画时代命题的关键。
 
    通过雅集的形式,此次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意欲直接切入中国画的精神内核,直面中国画领域目前所面对的时代命题,促进中国画的重新赋能。在此不得不再一次引述此次雅集的“嘉客”张颂仁老师由雅集出发,反思当代艺术,从而提出的一连串对比:是兴头(而非主题),是游戏(而非创作),是即兴(而非创意),是亲熟(而非膜拜),是作局(而非作品),是情境(而非空间),是酬答(而非互动),是品鉴(而非诠释),是同仁(而非观众),是参与者(而非作者)……此次的“雅集兴答”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不只是发生在美术馆的一个展览事件,更是一段绵延的“时间流质”。现代展览长于其档案机制与艺术史机制,而失于玩赏与创作的情景和兴怀,而雅集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展览在于“时”而不在“场所”。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2月28日。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