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在楚图南家保存了六十多年,即使“文革”劫难,也冒风险将此信收藏。到底这封信给我们展示了胡小石和楚图南怎样的交往故事呢?又展现了胡小石怎样的一种心境?
胡小石致楚图南手札信封
胡光炜(1888-1962),以字小石行,祖籍浙江嘉兴,早年在南京求学,关心时政,同情变法,辛亥革命前毕业于设在南京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农博科。1919 年,五四运动以后,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在南京的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任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从事古文字训诂、经、史、子、集的教学和研究。1937年,抗战军兴,随中央大学迁徙到重庆,1938年被颁布为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中国古代文学)。1939-1944年由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聘请到任云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与时任文史系主任的父亲楚图南过从甚密,成为至交。抗战胜利后复员到南京,继续任中央大学文史系主任,1949年4 月,南京解放,8月,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任文学院院长,为新中国的古文字、文化教学研究,言教身教,建树颇多,1962年因病逝世,终年74 岁。
从一封来信说起
1949年6月,南京解放后不到两个月,随中共中央机关和部分民主人士进北平后的父亲收到一封来自南京的信,信封是“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史研究所”的信封,由胡小石亲笔书写,是:“北平 师范大学文学院 楚图南教授 胡小石寄”,信封的左上角写了一个“快”,还画了三个圈,足见寄信者的迫切心情!(见上图),信是写在印有“国立中央大学用笺”八行纸上,信的原件照片如下图。
胡小石致楚图南手札内页
胡小石致楚图南手札释文如下:
方朋[1] 吾兄台席
自昆明一别,于今六年[2] 。
每念昔游,不胜惘惘。
日前阅报知,
兄在北,即嘱舜年[3]
代致寸忱,顷见
覆舜年书,恍如
对面。光炜亟欲为敝系
诸生专聘座师
务恳
兄惠允暑后南来,主
讲史记、高尔基研究
等课。良朋懽聚,青
年进益,翘盼之
殷,历日如岁。
宝眷本寓上海,届
时可同来,此间宿舍
足敷寄寓,江南
风物亦可供登览。闻
兄体近略不适,到此摄养,亦觉相宜
也,临昏匆匆[4], 专竢
好音。顺颂
旅祉不一。
弟光炜顿首六月十四日
附注:
(1)父亲名图南,字方鹏,此处“朋”通“鹏”。
(2)胡小石1943 年离开昆明,与父亲一别六年矣。
(3)舜年,当是胡小石先生亲属或助手,待考。
(4)此处三字,笔者未能辨识,同窗学友任尚元
识为“临昏匆匆”,甚是!
父亲在此信信封后面注明,来信时间是1949年6月。而且一直保存在父亲的重要信件夹中。此信在我家保存了六十多年,即使“文革”劫难,我母亲也冒风险将此信收藏。现在,翻开此信,立即感觉到胡小石先生和父亲情真意切的交往,对朋友的关爱、希望重逢的美好愿望;也展现了胡小石对即将建立的新中国教育事业的热心和向往。即使作为名人书法手札,胡小石先生笔法的潇洒、秀逸、苍劲表露无遗,令人景仰!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